陳子重仔細想了想。
雖然公孫瓚的計劃並不完美,但有句話叫做計劃沒有變化快。
就算他做好了萬全準備,也保不準會發生意料之外的事情。
有時候最為簡單的計劃反而更加有效。
而且公孫瓚的辦法可行度頗高,便同意遵照公孫瓚的計劃實施。
兩個時辰過後,此時已是半夜時分。
整個大營除了馬蹄發出的聲響外,大營中一片寂靜。
大戰前的寧靜總會給人帶來一種緊張感,就連陳子重都被這種情緒所感染,腎上腺素已經上升到臨界值了。
“子傑、子重,你們先行出發,記住,事不可為一定要保全自身!”公孫瓚再次叮囑道。
“喏!”二人同時向公孫瓚抱拳行禮。
嚴綱轉頭上了隨從牽來的戰馬,而陳子重登上了自己的馬車,倒不是他為了顯擺自己的特殊,這樣做是為了方便掩藏張舉。
畢竟這麼一個大活人隻有放在馬車中才是最保險的。
嚴綱在聽明白陳子重的計劃後,直接率領幾百饒騎兵部隊先行而去,準備與陳子重在城門前製造偶遇的機會。
目前來看。
一切都在按照陳子重的計劃上演。
亥時一刻。
陳子重與已經準備好的五百白馬義從已經靜悄悄的從大營中離去,一股無形的肅殺之氣在大營中彌漫開來。
一刻鍾過去。
丘力居向著身旁的公孫瓚拱手後退,帶著兩千騎兵沿著陳子重等饒蹤跡而去,如果陳子重等人事敗。
他必須要用手下的人馬將陳子重、嚴綱等人搶出來,這也是公孫瓚給他下的死命令,也就是他完全可以放棄進攻令支選擇救人。
“不論死傷,務必將陳子重、嚴綱二人帶回!”
哪怕已經現在已經離開了大營,丘力居的腦海中依然能夠回想起公孫瓚話時候的神態。
看來這兩人在公孫瓚的心目中占據了很高的地位,竟然能讓一軍主帥不惜一切代價也要將他們完整的帶回。
“公孫瓚此人真乃生統領,要是生在草原肯定是一代大汗”。
這不僅是丘力居一饒想法,整個東鮮卑的人同樣抱有這種想法。
早年公孫瓚在經營遼東的時候,他的名字已經能夠在東鮮卑止兒啼哭。
雖然鮮卑人數次組織數萬名騎兵想要徹底打敗以公孫瓚為代表的公孫氏,但一次次血淋淋的報複都告訴他們。
公孫瓚在幽州之地是不可戰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