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毀約(1 / 3)

田家遭此大難,但田家很快就從打擊中恢複過來,主動幫助公孫瓚處理文案書信,雖然他並沒有被許可處理大營事務,但大營雜物已經處理的井井有條。

不得不田楷此人學識極為優秀,僅僅兩時間就得到了公孫瓚的認可,不論政事還是行軍都能夠得頭頭是道。

此時正在令支城中的陳子重已經將主意打到了無主財產身上。

既然都是些無主財產,陳子重毫不客氣的將這些田畝直接劃為公孫瓚的私產,他會安排流民以佃戶身份在田地上耕種。

土地所產需要繳納四成給公孫瓚作為軍糧補充,剩餘部分則交予陳子重分配。

陳子重從中抽取一成作為錢糧來源,剩餘五成全部留給佃戶。

可以在當前這個時代,大多數地主與佃戶的分成比例都是七三,隻有極少數地方才能夠五五。

而陳子重製定的分配比例可謂是極其良心了,所以他並不擔心這些流民會反抗,雖然沒到給他立生祀的地步,但絕對屬於優待了。

已經將俘虜分類事務處理完,下一步就是訓練被收編的這四千步兵。

雖然這些饒體格與力量能夠滿足選拔士兵的標準。

但他們大多數都是被張純部裹挾而來的青壯年,其中可能有一些人經曆過戰爭的洗禮,但更多的人連血都沒見過。

令支縣城大也不大,但也不是張舉所帶領的這群烏合之眾隨便能夠攻下的,要不是張純事先與城內的豪強勾結,令支不可能會輕易的攻下來。

隨手編寫了一個步兵訓練手冊丟給二郎後,陳子重直接讓丘力居派人將自己送到城外大營,畢竟他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處理。

根據二郎所言,自從他們昨夜順利攻下令支後,不少原本已經大營供給糧草的豪族並沒有按照約定將糧草送達,目前已送達的糧草僅有一萬五千擔。

“看來有些人真的是不見棺材不落淚”。

這回陳子重是真的對這群令支世家感到憤怒了,這不僅關乎著自己的任務,更重要的是他們的行為已經明了一些事情。

那就是他們令支世家已經開始抱團想要對付公孫瓚,他們這是以往對付空降縣令的方式,無往而不利。

但他們卻忘了,他們現在要對付的可是能夠決定他們生死的大將。

區區幾千擔糧食竟然連續毀諾兩次,真的以為公孫瓚和陳子重好欺負不成,所以陳子重已經做好了計劃。

畢竟他在未來一段時間將會常駐令支,遲早都要麵對這群人,原本他正愁沒有合適的理由敲打他們,現在他們已經將枕頭送了過來,也算是賜良機了。

不多時。

陳子重已經乘坐著臨時趕製出來的馬車出了城門,雖然馬車樣式簡陋,但也能夠遮風擋雨,隻要看起來不是太過於寒酸即可。

相對於騎馬而言,哪怕沒有任何遮擋的平板車他都願意乘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