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翼戰場。
原本已經瀕臨崩潰的嚴綱部突然聽到了身側傳來的呼喊聲。
抬頭望去,已經的戰旗已經出現在不遠處。
看到援軍趕來,嚴綱部的士氣大振,直接將對麵的進攻打了回去。
但嚴綱卻知道,二郎的這支步兵就算來支援也不會改善他的處境。
二郎這支部隊人數真的太少了。
此次前來支援,二郎一共帶了九百人,大營中留下了五百多人與傷兵看管俘虜,畢竟這一萬多名俘虜處理不當將會給自己帶來很大的麻煩。
在此前的戰鬥中,二郎和跟隨他的士兵都感覺到身體出現了蛻變一般的感覺,不僅沒有感覺到身體疲憊,就連原本已經已經疲憊不堪的精神都放鬆了許多。
雖然將士們不知道是什麼原因,但二郎卻覺得這一切肯定與陳子重有關。
這九百人多不多,少不少。
在二郎看來,隻要他能夠抗住對麵騎兵的衝鋒,嚴綱就可以率領騎兵進行反包圍,一舉將對麵徹底擊潰。
但問題是,交戰所在地區和中軍大營相隔了一座山頭,他們根本不知道二郎在中軍大營決戰中已經取勝。
嚴綱認為二郎在中軍被擊潰,不得已隻能率殘部與他彙合,二郎的身後不定有數以萬計的張純部在虎視眈眈。
想到這裏,嚴綱不由得歎了口氣,道:
“二郎辛苦了,張純的追兵離這裏還有多遠?”
嚴綱已經做好帶著二郎殘部撤湍準備了,前方與右側都有大量敵人包圍過來,此時的他就算再怎麼想要為公孫瓚盡忠也要保全有用之身。
“子傑的什麼?哪裏有什麼追兵?”
二郎根本沒有聽懂嚴綱話語的含義,反問道。
嚴綱被二郎的反問搞的是一頭霧水,問道:
“你就這麼率領殘部跑了出來?張純沒有派人追擊你嗎?難道張純率軍包圍公孫將軍!”
想到這裏,嚴綱頓時感覺公孫瓚可能已經命不保。
就算強如公孫瓚,在這種情況下也隻能戰略撤退,如果強行與敵人交手,無非是給自己徒增傷亡。
但公孫瓚就是這種人,他寧願將將士拚光也不願意帶領軍士撤退,這也是白馬義從的精神,哪怕前方是刀山火海也會一往無前。
但這同樣也是白馬義從的缺點,雖然他們會直接衝過去,但如果衝鋒勢頭被阻擋,他們作為騎兵也隻能從兩邊繞行,否則他們的刀鋒會直接從自己人身上穿刺而過。
“張純都已經跑了,哪裏還有什麼追兵!”
二郎總算搞明白嚴綱在什麼了,原來嚴綱一直被對麵的軍勢壓迫,根本沒有派遣傳令兵在四周偵察,也不知道中軍大營已經取得了勝利。
而且自己取勝後忙著安撫俘虜救治傷兵,也沒來得及向左右兩翼傳遞已經取勝的信息,也不知道兩邊的具體戰況。
如若不是嚴綱部下在纏鬥中沒注意脫離了大部隊,被攆到了大營附近,二郎都沒有想起來去支援嚴綱,這才匆忙帶領還能夠參戰的軍士趕來左翼。
“張純跑了?什麼情況!”
雖然眼前的敵軍已經再次擺出了進攻陣型,但二郎帶來的情報更加重要,嚴綱趕忙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