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外大營經曆了短暫的喧囂後,很快就恢複沉寂狀態。
原本駐紮了數萬人的大營現在隻剩下幾百名軍士在巡邏,整個大營突然沒有了人類活動的氣氛。
不過嚴綱離開大營也算是一件好事。
因為陳子重早就準備對這個大營進行改造,現在嚴綱率領大部隊離開。
陳子重隻需要將留守大營的軍士找個理由支開就可以。
等到嚴綱率軍返回的時候,怎麼著也需要五六天,陳子重早就能夠完成大營改造了。
隻不過等到嚴綱看到改造後的大營,不知道該哭還是該笑了。
陳子重可沒安什麼好心。
其實陳子重準備將這個大營改造成一個訓練基地,等到兩天後改造完畢,直接將二郎的新兵營丟進去訓練一番。
看看這個按照他意見改造的訓練基地作用幾何。
這可就要苦了二郎手中的新兵了,他們可不像是嚴綱手中的那群降卒,對行伍生活頗為熟絡。
雖然以前在張純部中的訓練次數並不多,但經過一段時間的適應後,倒是能夠跟上嚴綱的訓練計劃。
但二郎手中的新兵都是菜鳥,哪怕他們的身體素質要強於那批降卒,但精神上沒有做好任何準備。
哪怕二郎隻是稍微帶著他們訓練一番,也著實勸退了不少人。
不過這些人的離開也算是一件好事,連這種程度的訓練都接受不了,等到上戰場的時候,他們肯定也是帶頭逃跑的貨色。
到那個時候,恐怕就要惹出大亂子了。
二郎和陳子重對於這種主動放棄的人並沒有任何阻攔,甚至還為他們發放了一定的安家費。
前提是他們能夠撐過至少一周的訓練。
事實上,超過一半的新兵在三天訓練後選擇放棄。
這主要也是二郎製定的訓練標準過於嚴苛。
要知道他的新兵營,一天訓練的強度足足趕上其他軍隊的大操練。
但其他軍隊大操練頂的間隔周期至少有五六天,二郎這裏可是每日都需要訓練的。
哪怕陳子重為他提供了充足的糧草,但大部分將士仍然承受不住這種訓練強度。
雖然二郎這種做法頗為耗費糧草錢財。
但在陳子重的支持下,二郎可以毫無顧忌的使用錢財。
不過二郎也不是一個浪費的主,畢竟他當初參與的重要原因就是家族被烏桓騎兵掠奪,以至於他被迫參軍謀生。
作為一個真正餓過肚子的人,哪怕把他丟到糧食富裕的環境中,也很少會作出浪費的舉動。
陳子重目前所做的一切還沒有和二郎通氣過,畢竟現在這件事才剛剛開始。
倉庫調撥的物資雖然已經運達嚴綱大營門口。
但守營將士依然按照嚴綱命令閉門不開,隻有陳子重和二郎有這個權利讓守營將士打開營門。
不過二郎忙於訓練新兵,根本沒有精力去管這些。
所以嚴綱實際上就是將這個隻剩下空殼的大營交給陳子重來管理。
沒有人比陳子重更加適合當一個管家。
陳子重知道輜重車被守營將士阻攔後,直接讓自己的親衛帶著信物前往嚴綱大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