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偵騎(1 / 2)

將士們打包的行禮也就隻有兩三個包裹。

大多數使用的東西都是輜重營所發,所以他們隻需要將被褥等物品整理完畢後,直接交給輜重營的將士即可。

他們也不需要為這種事情操心,公孫瓚也不會讓將士們帶著自己打包的行李去行軍打仗。

這些東西最後還是會交給輜重營統一押送。

將士們隻會隨身攜帶作戰武器與衣甲,可以說除了作戰以外的東西,都不需要他們煩心。

營中將士畢竟是跟隨公孫瓚一路作戰剩下來的精銳,在公孫瓚的命令下很快就完成了整頓大營的工作。

大營中的動靜將不遠處的流民大營也驚動了,不知道出了什麼事情的流民紛紛將目光投向公孫瓚大營。

但經過公孫瓚的強硬鎮壓,倒也沒有人敢向著大營靠近,隻敢隔著遠遠的一段距離向著大營內張望。

來來往往的斥候看到這些人直接無視,哪怕將這些流民再放的近一點,他們也不會看出任何東西來,沒點本事還真的做不了斥候。

但斥候的傷亡率也是最高的,比前鋒營的死傷率還要高。

如果不是真正的精銳,並沒有多少人有那個膽魄去擋斥候,這可完全是在拿自己的命在開玩笑。

當斥候發現敵人的時候,敵人基本上也會發現斥候的所在。

在大多數情況下,斥候不僅需要帶回敵人的位置信息,還需要對敵軍的組成結構、行軍陣型、人數進行偵查。

所以哪怕被敵人發現,也不會在第一時間撤退。

所以斥候一有不慎就是身死的下場。

嚴綱就是從斥候營中出來的將官。

公孫瓚的斥候營大多數都是嚴綱親手帶出來的,可以說這也是嚴綱在公孫瓚營中安身立命的資本。

但為了避嫌,嚴綱直接卸任了自己執掌了數年之久的斥候營,以前鋒營將領身份為公孫瓚衝鋒陷陣。

最近公孫瓚大營斥候調動頻率明顯要高於往常,但這些流民隻能夠勉強辨認出這些人是公孫瓚大營中的將士。

對於斥候的身份卻無從辨認,而且斥候基本都是三五成群,一人雙騎。

隻要他們稍微繞個路,就能夠將身後的小尾巴給甩掉,找準正確方向後再行出發。

原本斥候營對此是頗為憤懣的,但田楷最近被流民搞的焦頭爛額後,他們到沒有產生想要收拾田楷的念頭。

畢竟現在這個局勢完全就是田楷一手造成的,但公孫瓚都在這種情況下都沒有收拾他,哪怕嚴綱到來後給他們撐腰,也很難對田楷產生實質性打擊。

能夠當斥候的可沒有傻子,他們之前想要收拾田楷的原因就是斥候被流民三番五次的襲擊,甚至折損了數名人手。

雖然事後公孫瓚命人將動手的流民營地連根拔起,但這依然無法解決斥候營對田楷的敵視。

但田楷也不是作戰將領,所以他們根本沒有任何機會對付田楷。

相反,田楷作為實質上的大管家,能夠直接插手斥候營的物質分配,形式比人強。

無奈之下隻能寄希望於嚴綱。

如果嚴綱在現場的話,恐怕會直接收拾這幾個搞小山頭的軍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