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稟盟主,經八日探尋,輾轉調查取證,霓凰幸不辱命,終得結果。
寒月與青星兩域,外緊內鬆,看似風聲鶴唳、草木皆兵,一派戒嚴之象。
實則留守兵將多為中下層,實力低微,不足為懼。
各路神將、統領與偏將,半數不見蹤影,疑已離開該域,集中於幽都城。
另,霓凰冒險潛入域主府,皆未發現域主蹤跡,疑奉詔入幽都。
若盟主欲取寒月、青星兩域,霓凰估測,三日內便可得手,輕鬆之至。”
南宮霓凰給紀天行發的傳訊,彙報的情況比較簡短,卻是很清晰直白。
簡單點說,她奉命調查的寒月和青星兩域,看起來防禦很森嚴,實際上軍心渙散,沒什麼戰鬥力。
畢竟,留下來的都是些中低層的將士,高端戰力和強者都不見蹤影,估計被調到幽都城去了。
就連兩域的域主都不在,可想而知,留守的將士們也沒什麼凝聚力,更談不上士氣了。
如果紀天行要攻占那兩個地域,最多三天就能達成,不費吹灰之力。
南宮霓凰彙報的情況,剛好印證了紀天行的猜測。
難怪幽都城內,防禦力量加強了五倍以上,除了十萬城衛軍,還冒出來十萬精銳將士,和五千名神君境的高手。
原來,那些都是從各個地域抽調的力量。
“看樣子,正如我猜測那般,冥河統領與血獄元帥知道,我會逐個攻破各個地域,最後再圍攻幽都城。
他們為了避免各個地域相繼淪陷,就把各個地域的域主和精銳高手,都調集到幽都城。
這樣做,倒是能增加幾分勝算,最起碼也能在幽都城多堅守幾天。
但是,那十八個地域卻變相地放棄了。
嗬嗬嗬……冥河統領與血獄元帥是從大局出發,才做此決定,卻不知道那些域主們是何感想?”
紀天行的腦海中閃過這些念頭,忍不住冷笑一聲。
隨後,他給南宮霓凰發去傳訊,令她繼續潛伏在寒月域,隨時待命。
既然紀天行已經有八成的把握,確定十八名域主和麾下的精銳,都集中在幽都城,彙聚在輪回神宮中。
那他也就沒有必要孤身犯險,闖入輪回神宮去調查情況。
畢竟,他現在還不打算跟冥河統領、血獄元帥等人照麵,更不會一出手就決戰。
他在幽都城內潛伏起來,繼續調查、仔細研究幽都城的護城大陣、防禦大陣,推演對方的兵力調動路線。
三天後,他把這些情況都研究透徹了,又開始研究幽都城附近的重要地點。
比如,深藏於地底深處的幾座地宮,還有兩座神秘的祭壇與大陣。
他必須做好充足的準備,以防將來決戰開啟時,冥河統領與血獄元帥等人,通過那些隱蔽的地宮、祭壇和大陣,搞出什麼花樣。
此外,輪回深淵和兩界通道,也是他必須調查的對象。
他需要防備,冥河統領等人修複了時空祭壇與兩界通道。
將來決戰之時,萬一冥河統領等人帶著大軍,穿過兩界通道逃到龍界去,那可就麻煩了。
在此期間,南宮傲、戰無敵、藍開和尉遲破等人,也陸續給他發來了傳訊,向他稟報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