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老夫人為著譚若玥的婚事,已經和羅氏通了幾次消息。
羅氏和吳家大夫人劉氏商量過後,劉氏也答應了這門婚事。
原劉氏是瞧不上譚家這樣的人家的。
但為著自己兒子一廂情願看上了那譚若玥,也就勉為其難答應下來了。
如今的譚家,不過空頂著一個永寧侯府名頭的人家了。
永寧侯侯爺譚若文,也就是她大姐夫。
因著沒有個什麼正經官職,又走不了什麼路子,這些年熬得很困難。
還是她大姐姐求了她祖母謝老夫人,謝老夫人替她大姐夫,走了榮安侯府和大內的路子,在太後娘娘麵前提了永寧侯府幾句,永寧侯府如今的侯爺,是個上進的。
太後娘娘思及謝老夫人,就給譚若文,在鎮江,安插了一個副通判的閑差。
通判是正經的差事。
副通判,就是給正通判打打下手的閑差了。
不過因著差事輕鬆,譚若文也經常回了侯府,陪著她大姐姐謝雲箏身邊。
不過因著侯府的日子難過,她大姐夫譚若文上進,府裏就一個伺候的姨娘,再沒有旁人了。
不過她大姐姐當年陪嫁過去譚家的嫁妝,已經變賣了大半。
羅氏心疼謝雲箏,謝雲箏每回回了謝家。
羅氏都會偷偷塞了銀子,給謝雲箏。
待過些日子,吳家大夫人就親自帶著吳家大公子吳袖,去了鎮江永寧侯府,下了婚書。
因著譚若玥的婚事,譚老夫人原先帶著譚若玥,住在三眼橋的譚家祖宅裏。
但為了譚若玥的婚事,能沾上永寧侯府的光,前些日子已經帶著譚若玥,回了永寧侯府。
譚老夫人,素來不是一個叫人省心的貨。
回了侯府之後,先是霸占了謝雲箏所在的玉樓春,因著玉樓春屋前屋後,都種了大片的竹林,夏日的時候,極為涼爽。
譚老夫人怕熱,在兒子永寧侯譚若文麵前,大哭特哭了一場,哭得肝腸寸斷,世間唯她最是可憐。
終於打動了兒子譚若文,趕了謝雲箏去了玉樓春隔壁的蔭柳園,自己帶著譚若玥,住進了玉春樓。
玉春樓是個冬暖夏涼的地。
因著謝雲箏懷了身孕,產期是在年後,所以她大姐夫譚若文在玉春樓的堂屋裏,布下了地龍。
如今謝雲箏去了蔭柳園,處處受限。
她大姐姐已經寫信回來,和羅氏訴了幾次苦了。
因著蔭柳園,不過是永寧侯府,廢棄過的院子。
謝雲箏剛搬進蔭柳園的時候,一樣不是一樣的。
單單修繕蔭柳園,謝雲箏就花了六七千兩的銀子,這些銀子,都是謝雲箏自己的體己錢。
永寧侯府公中,沒多少銀錢。
更別譚家了。
譚老夫人的私房錢,體己錢,都準備用來給譚若玥和譚家剩下幾個尚未出嫁的姑娘,用來置辦嫁妝的。
她又怎麼會舍得出這些錢?
謝雲錦一番想罷,就在這個時候,屋外有丫鬟稟道,是譚家二姑娘譚若玥到了。
一聽譚若玥來了,譚老夫人趕忙喚了貼身伺候的嬤嬤,去屋外請了譚若玥進了屋裏來。
譚若玥進了屋裏,謝雲錦細細打量了她一番。
還沒有見過譚若玥之前,謝雲錦就聽過不知多少關於譚若玥的事情了。
有人譚若玥是名動一方的才女。
因著譚若玥是個琴棋書畫,詩詞曲賦都精通的才女,十二三歲的時候,就寫了幾首著名的詩詞,謝雲錦記憶最為深刻的,便是那首鷓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