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斯福的第二個計劃是把南華當做蘇聯一樣對待,認為以翟勤的能力,也不會有太大的胃口。隻要他得到一些好處,就會滿足。所以故意不進攻,看著南華向日本逼近。
這樣,日本一定會把南華當做最大的敵人,全力對抗南華。既可以讓南華損失慘重,打消南華膨脹的野心,也能削弱南華的實力。因為慘重的損失,讓翟勤知道沒有美國他是對付不了日本的。
另一方麵,有南華進攻也能牽製日本本土內一半的兵力,讓美國的登陸東京更加快一些,輕鬆一些。可硫磺島的戰役報告到達羅斯福辦公桌的時候,他一下陷入沉默。
美軍投入一個特混艦隊,一個常規艦隊,飛機兩千多架,部隊是十萬人,本來以為不會超過十天的作戰,竟然前後打了二十多天才完全占領硫磺島。
日軍兩萬五千人,被俘的隻有一千一百人不到,其他全部戰死。美軍陣亡人數就是六千多人,累計傷亡總數是兩萬一千多人,僅僅比日軍少不點。
這個報告不僅讓羅斯福無語,國會更是一片吵鬧。對於成千上萬的美國士兵血灑疆場,美國人的心裏承受能力到了極限。國會方麵責成政府做出調整,尋求減少傷亡的辦法。否則可以試著考慮減低對日本的條件,盡快結束戰爭。
對這種沒有戰略眼光的提議,羅斯福隻能是無奈,他必須試圖說服國會。一方麵加強對參戰士兵的嘉獎,一方麵宣傳日本的危害,激起美國人的同情心。同時給軍方命令,製定對日作戰的方式進行調整,減少這樣的進攻戰。這隻是硫磺島戰役,要是登陸東京呢?
很快的時間,參謀長聯席會議提出三個作戰方案。第一催促蘇聯出兵,牽製日軍兵力,讓他們失去最後的補給地點。第二讓南華發動進攻,減少日本的抵抗能力。第三,對日本平民區和經濟區進行轟炸,消滅日本的抵抗能力。削弱他們的戰爭潛力。
在軍方提出的三個計劃之後,做為羅斯福的助手,身為副總統的杜魯門,提出了曼哈頓計劃的實際應用,這是加快戰爭的方式。
對軍方提出的三點建議,羅斯福給予批準。同時命令外交部門,就蘇聯出兵中國東北,南華向日本進攻的問題進行探討,但是對於杜魯門提出的建議,暫時擱置。因為根據研究報告顯示,這是一種很嚴重的武器,非到萬不得已,美國並不想使用。正像是進攻硫磺島一樣,當時陸軍和海軍陸戰隊都提出使用毒氣彈,更能有效的解決碉堡暗堡和坑道中殘存的日軍。
但尼米茲否決了這個提議,而是用炸藥包,火焰噴射器進行戰鬥。雖然傷亡巨大,但是贏得國際聲望,為美國的今後國際策略有很深的的影響。不管別人怎麼說,但羅斯福認為尼米茲是正確的。
南華外交部的會客室裏,就南華出兵問題,已經商談好長時間,作為美國方麵的談判代表切斯特,有些想暴跳如雷了。南華太無恥了,這是全球戰爭,是打敗法西斯,解救人類的正義戰爭。可南華竟然把這個當成買賣一樣,美國是冤大頭嗎?
但切斯特很清楚,硫磺島的勝利是多殘酷,他能作為談判代表,當然是清楚情況的,否則談什麼?與蘇聯的進展如何他不知道,但對南華的進展已經讓他失去耐心。在切斯特看來,南華的很多提法和條件,都不著邊際,根本和戰爭不相關聯。
特別是南華的態度,讓切斯特十分不理解,怎麼好像是美國求南華一樣,美國有必要這樣做嗎?可他的使命要求他必須進行艱苦的談判。
另一個奇怪的感覺就是,南華和美國一樣,並沒有國土在日本手裏,戰爭一是出於正義,另一方麵是複仇心理。可是怎麼看南華都是和中國一樣,這些話要是中國政府提出來,美國可以理解,但是由南華提出,十分難於理解。
翟勤的辦公室裏,沈方輝和喬治還有嚴純正,加上梁倫,這是軍方主要將領,也是南華軍隊的決策層。
翟勤臉上是淡淡的自信,戰爭馬上就會結束,作為軍方高級人員,心裏更加清楚。也知道就是總統這個微笑,帶著他們走過八年時間。從一個獨立旅開始,到今天海陸空近三十萬軍隊,從一個一無所有的軍隊,到今天國土麵積七十萬,領海麵積一百多萬平方公裏的一個聯邦共和國。
雖然梁倫是總參謀長,但很明白事理的他,在沈方輝麵前,一直很是低調:“總統,軍方已經安排完畢,這是總參謀部共同製定的計劃,相信沒有問題。但硫磺島戰役的情況,我們也不能不考慮。”
翟勤知道,了解到硫磺島戰役美軍的情況,結合進攻衝繩北部大島的戰役,南華也害怕。他點點頭說道:“既然已經有了計劃,那就執行吧?這是對日本最後一戰,犧牲是難免的。”
如果您覺得《熱血戰鬥》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10/109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