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要命一條
李泉嚇一跳,看著李彥說自己,竟然有些不知所措。他猛然覺得不對,自己怎麼能怕一個孩子?何況還是自己的親侄子。別說他們家現在落魄,就算是弟弟在世,自己是他大哥,也不用害怕。
反應過來的李泉站直身子,冷著臉驕傲的說道:“怎麼?想和我來這一套?你還嫩點。李俊青,我知道你能言善辯,楊家的嫁妝確實沒有收條。可是我有借據,白紙黑字寫的清楚,你想賴也賴不掉。要不我就報官,欠債還錢是開皇律製定的,就是你們懂法律所以更沒轍。”
他說這些話的時候,滿臉的得意,完全沒有麵對一個六七歲孩子的感覺。李彥沒想到還真有借據,他確實這樣打算的,親戚禮道的,一般借錢是不會有借據的。可這個大伯還真是小心。
李彥不是無賴,雖然錢是父親借的,可讓他瞪著眼睛賴賬,還真有些做不到。看到李泉囂張的樣子就是一陣來氣,難道真的讓母親賣掉首飾還賬,李彥有些不忍心。自己是男子漢,掙錢養家他不覺得什麼,可也得給自己時間。昨天剛剛成為大隋朝的人,本來還想過上少爺的生活,卻原來是窮光蛋。
這沒什麼,後世自己也不是有錢人,自給自足還是沒有問題的。李彥是驕傲的,可他需要時間想辦法。平靜一下心情說道:“那好吧,既然有欠據,你給我一年時間,到時候我會把錢還給你。我們也跑不了,要是跑了,有土地頂賬。”
楊氏鬆口氣,她已經有些害怕了,這個兒子變得她有些不認識。是自己平時沒有注意?還是兒子平時裝的?雖然逼走了自己哥哥,可兒子這樣的手段有些不正確。這不是無賴嗎?李家雖然不是什麼名門望族,可也是書香門第。做人最重要的是正直誠信,謙恭有禮。要是自己的兒子成為無賴,那怎麼對得起死去的丈夫。
看到兒子承認欠錢,又說一年時間還上,也算是有理有據,鬆了口氣。李泉可不是這樣想的,李家的土地是整個靈口村最好的。還不是因為李傕是做官的,村正楊文軒是楊家人,當然溜須李傕。
李泉惦記那塊地很長時間了,雖然河南河北山東匪患嚴重,可關中地區是京師所在地,雖然皇上遷都洛陽,但長安還是陪都。這裏匪患還是不嚴重的,但糧食價格飛漲,有好土地就能發財。
李傕死了,隻剩下孤兒寡母。楊氏出名的老實,又不受楊家待見,是庶出的女子,又是旁支,當然沒問題。所以借著欠錢這件事,想得到這塊田地。
沒想到卻碰上李彥這個人,一個六歲的兒童,又懂什麼,可是牙尖嘴利,居然說得楊家的大少爺理屈詞窮,灰溜溜的離開。
這時候李彥說好聽的哪行,要是一年時間真的還上錢怎麼辦?搖頭說道:“那是你父親攤上官司借的。我們家也沒錢,世道不好,根本生活不下去,等著這個錢救急。一年可不行,必須馬上還錢,要不就用土地頂賬。”
李彥明白了,母親堅決不同意給土地,那一定是命根子。李泉不要錢,堅決逼迫要土地,看來土地更值錢。雖然自己自認沒有土地也餓不死,可越是這樣,自己越不能答應。
楊氏心裏明白,所以說道:“大伯,你寬限幾日,我把首飾賣掉,就還你錢,土地不能賣。”
“好,別說我不仁不義,給你三天時間,還不上錢就給土地。”李泉故意大方的說道。
楊氏一聽就急了:“大伯,三天太緊了,我剛回來,什麼都沒準備。眼看春耕了,十天怎麼樣?十天我一定給你。”
李泉根本就不是要那些錢,五十貫他還不缺。他的目標是那些土地,當然不會讓時間。搖頭說道:“不行,三天就三天,差一天也不行,否則我們就見官。”
李彥的火騰一下就上來了,還沒見過這樣的。看到李泉這樣不通用情理,一點同情心也沒有。後世之人在很多道德方麵可不像古人那麼想。
按著這個時代來衡量,後世的正人君子,放到古代也是卑鄙小人。何況李彥這樣算不上品德高尚的年輕人。
奉行的是以牙還牙,惡人自有惡人魔,你不仁我就不義。既然李泉這樣,那就不要怪罪自己了。李彥用手勢止住楊氏,對李泉說道:“你總是說欠你錢,誰跟你借的錢?在哪借的,我們怎麼不知道?”
李泉已經讓李彥嚇到,可是很謹慎的,立即說道:“這是你父親上我家裏求我才借的,你和你母親在長安,當然不知道。不過你父親有親筆借據,可以鑒定,你賴不掉的。父債子還天經地義。”
李彥點頭說道:“借據呢?拿來我看看,怎麼知道真假?是不是五十貫,別糊弄我們?”
李泉在懷裏拿出一張紙,遞給李彥說道:“你看,聽說你也讀書寫字,你父親的字應該認識吧?”
李彥接過來,其實他哪認識,故意皺著眉頭觀看。一邊看一邊好像看不清一樣走到窗前。李泉根本沒想到李彥有詐,有些鄙視的看著李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