娜麗莎作為一個好閨蜜,曾經問過黎深深這一點,是怎麼克製住自己的?黎深深表示,不需要克製啊,她的精力好像放在了其他更重要的事情上了,也沒有特別的需求。
娜麗莎十分佩服,也曾試圖誘惑過黎深深,“深深,你是在抵觸做這種事情嗎?其實是很舒服的哦,聽美容專家說,還能讓滋養皮膚。”
黎深深表示並不感冒。
《等你的一個世紀》下映的時候,它的熱度差不多到了頂峰,連帶著黎深深的人氣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如果隻是一般的華人演員的話,大家哦了一聲就過去了,內心毫無波動甚至還有點兒想笑,可是現在黎深深正在好萊塢拍艾利克斯導演的《倒影中的人類》,大家忍不住就多關注了一下,然後就變成了真正的深魚粉,加入了深魚粉的大家庭中。
這就是實實在在地化作了粉絲的力量了。
有了羅傑老先生的帶頭作用,再加上《等你的一個世紀》後期票房表現實在亮眼,影評人們也隻好放下了最開始的矜持,走進了電影院。
有些影評人給出了好評,但是也有一些影評人不知道是顧忌著自己之前立下的flag,給出的評分卻非常的低,誰都能看出來,這根本就是雞蛋裏挑骨頭,故意找茬來了,“看到最近被媒體炒得特別熱的《等你的一個世紀》的網上評分,我隻能說,如果今年要票選一個被嚴重高估的電影,《等你的一個世紀》絕對名列第一。”
“羅傑先生的評分雖然一直被認為是權威的,不過我們也不得不承認,他現在的確也是年紀大了。有些鏡頭空有美感,卻沒有意義,完全撐不起題目的這個‘世紀’兩個字。而導演宴……宋的敘事手法,與文藝片完全不同,以為叛逆就能謀出路嗎?這完全就是一個不懂什麼叫做愛情文藝片的導演的自娛自樂!我隻能說,雖然這部電影娛樂了觀眾,但是不能把所有人都當成傻子耍。”
《洛杉磯影評人》登了這樣一則影評,而且為了彰顯自己的專業性,特別加了不少隻有特別了解電影行業的人才會懂的專業術語,字裏行間都有一股洋洋得意的味道,無處不在的都是優越感。
可惜沒有多少人願意買賬。大眾又不是傻的,難道沒人看得出你就是在炫耀自己的專業技能嗎?然而沒有什麼卵用,把自己定位得太高,把別人想象得太low,用俯視的姿態看待別人,注定是會吃虧的。
哦,我已經知道你很厲害了,可是有什麼辦法呢?就算不懂你那些專業術語,可是我的審美沒有問題,我就是喜歡看《等你的一個世紀》。就像一個使用冰箱的人不一定還要知道冰箱是怎麼工作的,隻要知道它好不好用就行了嘛。
這些影評人故意抹黑的行為甚至激起了影迷們的鬥誌,你們覺得我們不行?那我們隻能說,這是你自己落伍了。
“《洛杉磯影評人》上麵刊登的影評真的太可惡了,竟然說《等你》徒有其表,嗬嗬,自己還不是為了蹭《等你》的熱度專門去看了電影?想要凸顯自己有多專業麼?走好不送!”
“別搭理這些跟時代脫軌的人了,大家喜歡這部電影的話,就多打分,多發表長評,都21世紀了,以為大家都是看他們的影評才選擇看不看電影的?爛番茄之類影評的網站上的分數才是重點!其實這些人都是失敗者,隻是自己不肯承認失敗而已。”
“‘用拍攝快節奏的電影手法去拍攝愛情文藝片真的是太無能了’、‘完全不懂在拍什麼’、‘完全就是導演的自娛自樂’……我覺得這是影評人在自娛自樂還差不多,誰規定某種拍攝方式隻能在一個題材裏麵運用了?老學究式的死板,難怪會誕生那麼多無聊的電影。而且我們家宋導也沒說要拍文藝片啊,影評人的眼睛是瘸了嗎?這叫做愛、情、輕、喜、劇!”
“哈哈哈這是我看過的年度最搞笑的笑話了,這就像是跟一部票房超高的商業片說,你咋不去整個奧斯卡來玩玩的感覺。用另外一種東西的要求來苛責這種東西,當然不能讓你滿意啦。”
這真的隻是影評人的自娛自樂了,因為後期《等你的一個世紀》大勢已成,影評人的說法對票房真的沒有什麼影響了。而他們所能影響的大概就是奧斯卡等的各大獎項的情況,可惜宋晏真的沒有將《等你》當做一部文藝片來拍,也沒準備靠它再拿一個奧斯卡,別的獎項更是可有可無……而別的獎項多多少少都會繼續賣宋晏麵子。
所以,太把自己當一回事的話,驀然回首,真的會發現現實會很殘酷的。
黎深深放下波爾遞過來的影評,那是一篇說黎深深毫無演技隻能當花瓶的影評,挑著眉毛說,“他這是在嫉妒我長得漂亮嗎?”
影評人越愛挑刺兒,說明黎深深現在越紅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