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8章 純五行體質(1 / 2)

沈牧並沒有在唐家多待,和唐老爺子說了會話,告知了五爪金龍和九嬰的位置便離開了。

人和人之間,哪怕是有血緣關係在,但若是層次不同,便很難有共同話題,沒有話題可以談,感情自然會冷卻下來。

而這種層次的問題,並非是一朝一夕可以改變的。

離開唐家後,沈牧邀請方不晴並肩前行,順便問了一些終南府的情況。

方不晴不敢和沈牧並肩,落後了半個身位,既顯得尊重,又不疏遠。

沈牧倒是沒注意方不晴的小心思,他通過和方不晴的交談,了解終南府的一些事情。

雖然終南府是從外界遷移至不周仙山內部的,但由於長時間和外界隔離,實際上,不周仙山的門派和外界已經脫離關係,成了完全獨立的存在,讓他們再回來,強行讓他們融入外界,結果便是都難過。

終南府的眾人至今還沒有適應外界的情況,而他們的行事風格也不為外界門派所接受,兩邊的關係一直在僵著,更別談招收弟子了。

終南府是不周仙山內部的大門派,他們尚且這樣,其他門派的情況自然好不到哪裏去。

方不晴說:“我們試圖融入現在的社會,但總是格格不入。現在人的行事風格……和我們的有很大不同。”

沈牧笑問道:“有什麼不同?”

方不晴斟酌著語言說:“他們的目的性很強,非常執著。”

“你想說他們工於心計,為達目的不擇手段?”

方不晴表情有些尷尬,但還是點點頭,沈牧笑道:“這也難怪,外麵經曆的事情很多,整個社會的壓力都很大。有句話很流行,人沒有夢想和鹹魚有什麼區別。”

方不晴的表情帶著疑惑,好像很不理解。

沈牧也不奢望以前的古人能理解現在人的思維。沉吟半晌,他說:“思想的不同可以接受,求同存異就好。”

“求同存異?”方不晴眼睛一亮:“我們會試一試的。”

求同存異四個字最早出現在周總、理口中,但思想最早出現在禮記·樂記中,樂者為同,禮者為異。同則相親,異則相敬,樂勝則流,禮勝則離。因為存在共同性,所以能夠增加之間的親切感,接受相異性,是一種道德的寬容,以及相互間的尊重。這四個字也代表了儒家的處事態度,中庸。

沈牧安置在各地的永昌公司分部都建在省會,唯有終南府是個例外,因為唐家並不在川地省會城市,終南府就建立在唐家附近的七星湖。

這裏本來是個度假區,是唐家產業,終南府來了後。唐老爺子大筆一揮,將度假區劃給了終南府居住,成了終南府的分部所在。當然,終南府也沒有白要唐家的東西,給了唐家許多金銀珠寶。

在凡人眼中,金銀珠寶是好東西,但在修行人眼中,金銀珠寶不過是好看一點的石頭,對他們的修行沒有太大的用處。

還沒到度假區,沈牧問道:“怎麼裏麵就十幾個人?終南府其他人呢?”

方不晴說:“其他人都分散到地級市,縣級市去了。川地這地方風水好,妖怪也特別多,我們人手不大夠用。”

沈牧一笑,方不晴這是向他抱怨呢。

華夏有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2個特別行政區,川地的麵積排名第五,且因為山好水好空氣好,人口數量在全國排名第四,是名副其實的大省份。讓一個門派負責這麼大的一塊地方,確實為難他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