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章(2 / 2)

要用力徐徐拉開之意。兩手或右手往外翻橫,手往裏裹勁。或左手往外翻橫,右手往裏裹勁,如同練鼉形之兩手,或是練連環拳之包裹拳。

拳經雲:“裹者如包裹之不露”。兩手往前推勁,如同推有輪之重物,往前推不動之意,又似推動而不動之意。兩足用力,前足落地時,足根先著地,不可有聲。然後再滿足著地,所用之勁,如同手往前往下按物一般。後足用力蹬勁,如同邁大步過水溝之意。拳經雲:“腳打采意不落空”,是前足;“消息全憑後腳蹬”,是後足;“馬有跡蹄之功”。皆是言兩足之也。兩足進退,明勁暗勁,兩段之步法相同。惟是明勁則有聲,暗勁則無聲耳。

化勁者,即練神還虛,亦謂之洗髓之功夫也。是將暗勁練到至柔至順,謂之柔順之

極處,暗勁之終也。丹經雲:“陰陽混成,剛柔悉化,謂之丹熟”。柔勁之終,是

化勁之始也。所以再加上功夫,用練神還虛,至形神俱杳,與道合真,以至於無聲

無臭,謂之脫丹矣。拳經謂之“拳無拳,意無意,無意之中是真意”,是謂化勁。

練神還虛,洗髓之工畢矣。化勁者,與練劃勁不同。明勁暗勁,亦皆有劃勁。劃勁

是兩手出入起落俱短,亦謂之短勁。如同手往著牆抓去,往下一劃,手仍回在自己

身上來,故謂之劃勁。練化勁者,與前兩步功夫之形式無異,所用之勁不同耳。拳

經雲:“三回九轉是一式”,是此意也。三回者,練精化氣、練氣化神、練神還虛

,即明勁、暗勁、化勁是也。三回者,明、暗、化勁是一式;九轉者,九轉純陽也

。化至虛無而還於純陽,是此理也。所練之時,將手足動作,順其前兩步之形式,

皆不要用力,並非頑空不用力,周身內外,全用真意運用耳。手足動作所用之力,

有而若無,實而若虛。腹內之氣所用亦不著意,亦非不著意,意在積蓄虛靈之神耳

。呼吸似有似無,與丹道功夫,陽生至足、采取歸爐、封固停息、沐浴之時呼吸相

同。因此,似有而無,皆是真息,是一神之妙用也。莊子雲:“真人之呼吸以踵”

,即是此意,非閉氣也。用工練去,不要間斷,練到至虛,身無其身,心無其心,

方是形神俱妙,與道合真之境。此時能與太虛同體矣。以後練虛合道,能至寂然不

動,感而遂通,無入而不自得,無往而不得其道,無可無不可也。拳經雲:“固靈

根而動心者,武藝也;養靈根而靜心者,修道也”。所以形意拳術與丹道合而為一

者也。

這就說的是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練神返虛,不過此方世界並非如此,明勁、暗勁、化勁,乃至更高層次,都是煉精的過程,隻是發生了一些改變,可以稱得上是煉精化氣、煉精化神、煉精返虛!

而無論如何,化勁都達到了一種返璞歸真,極為高深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