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做工,簡直也好的太過分了吧!
機身內,走線橫平豎直,每隔相等的距離都有線卡分別固定住各種線材,顯得井井有條;
所有焊錫都飽滿圓潤,顯然焊接師傅的手工焊接技術非常紮實,每一處都是教科書級別的完美勾焊,不存在任何虛焊和未焊透;
各種微小零部件的安裝也是挑不出任何瑕疵,全都嚴絲合縫,工工整整!
機身打開的那一瞬間就讓人為之震撼,對於見慣了佛係工藝的兩位檢驗技術員來說,這簡直就是讓他們陶醉的藝術品!
更要命的是,這樣的藝術品他們連拆了十幾台,全都如出一轍!
他們甚至想發問:貴廠這樣的工藝標準,真的不考慮轉型做工藝品,進軍藝術品行業嗎?
這種神級的做工標準,用來製造電風扇,也太浪費了點吧!
在場眾人中,最有發言權的其實是楊建國。
畢竟,電風扇這個細分行業他可是專精了幾十年!
可任憑他幾十年的從業經曆,也從未見過如此完美的製造工藝,這簡直就是顛覆了他對工藝標準的認知!
檢測還在繼續……
基本的外檢、內檢流程都順利通過,接下來該到了最關鍵的機械性能檢測了。
瞧瞧他們帶的儀器設備!
測振動頻率和幅度的手持振動檢測儀,測噪聲的分貝儀,測轉速和離心率的離心轉速計,還有測量整機功率的功率分析儀。
楊越和楊建國爺孫倆忍不住側目再看了一眼,不禁有些腹議:
這陳老板也太上綱上線了吧?
瞧瞧這些他們名字都叫不出的檢測設備……
至於這麼嚴苛嗎?
精工和巧匠對此倒是一副無所謂的態度,反正他們技術過硬,產品質量自然是沒有任何問題!
其實陳老板也是無可奈何,他生意雖然做的不小,但經常為這些事煩惱。這些鄉鎮小企業雖然出廠價非常低廉,但貨品質量經常有瑕疵,所以他也不得不小心謹慎些。
之前紅葉廠的電風扇因為質量太差,下麵分銷商都快把他投訴的腦袋爆炸了,這回自然要更嚴苛些。
……
場中的各項檢測很快就結束了,陳老板立刻上前詢問道:“怎麼樣?這批質量還過得去嗎?”
老鄭先細致的收起各種昂貴的檢測儀器,才答道:“陳總,這批貨不僅過得去,質量簡直和上批有天壤之別!各項檢測數據都相當優秀!”
“這樣的製造工藝,紅葉電風扇的能效完全就是被電機性能所拖累了。”
“就今天檢測結果來看,比曆來紅葉廠最好的水平都高不知道多少個檔次!”
“如果換成更好的電機,恐怕和一線品牌也能比一比!”
老鄭確實沒瞎說,市麵上那些一線品牌的製造工藝還真沒今天的這批貨好,那些無良廠商也就是用些‘智能’、‘聯網’之類的噱頭哄騙無知的消費者罷了,到了他們這些技術員眼裏,其實也就那樣。
畢竟,電風扇這種老式家用電器,從發明之初到現在已經有將近兩百年曆史了。之所以沒被淘汰,還是因為它的經濟性。
不過,這麼多年來,倒也沒什麼顛覆性的技術出現。
紅葉廠如果還能保持這樣的工藝水平,若是換裝一流電機和優質的其他零部件,還真不比一線品牌的產品差!
如果非要說有什麼差距的話,也就紅葉這個牌子的品牌效應,要比那些天天在各大電視台和大型網媒做廣告的一線品牌差不少。
從廠房內回來的小龔也帶回了同樣的檢測結果,喜的陳老板當場拍板,由他派車,待會就來把貨全部拉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