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道是租賃方沒有把全部的工程車輛運送到海邊廠區?
“咦?貌似對比下來……增長速度的增幅倒是之前單靠租借工程機械時的好幾倍啊!那麼說……難道是因為魔改挖掘機?”他對比後,終於發現了數據異常的根本原因!
哪裏是人家沒送去全部的工程車輛……
壓根就是魔改挖掘機的工作效率太過恐怖,他之前一直沒在係統中注意到而已!
“那玩意的工作效率是不是也太恐怖了?”
兩名力士駕駛一台魔改挖掘機,工作效率居然頂的上好些力士和精工駕駛六七台大中型挖掘機和其他工程車輛!
要知道,力士在從事建築業的工作時,本來工作效率就是精工的十倍左右!
而精工的工作效率又是普通人類的好幾倍!
如果這樣換算下來……
“我去!一台魔改挖掘機的工作效率,是普通人駕駛挖掘機的幾百倍?嗬……”楊越盤算出來後,連自己都倒吸一口涼氣!
這哪裏是不講道理,簡直就是不講科學……
可是,若看看魔改挖掘機的造型和作業表現,那就實在是太科學了!
反倒是那些古董般的普通挖掘機,設計的太不科學了!
這就是技術上的代差!
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蒸汽機的大規模工業化運用秒殺了傳統的手工作業;而後續的兩次工業革命,電動機、計算機的普及,又一次次將人類的工業水平推高到曆史的新高度!
套用偉人曾經說過的話:科學技術就是第一生產力!
這話說的一點都沒錯,魔改挖掘機看似跑得太快,用常規眼光看是動力設計過剩,甚至有的人覺得完全沒卵用;但實際上,它的機械臂工作效率更恐怖,魔改挖掘機快速在一塊區域內作業完成,然後需要盡快移動到另一塊作業區域時,就能體現它強大動力的價值了。
魔改挖掘機的工作效率高不是空口無憑說出來的,那太虛無縹緲,太不著邊際,甚至太玄幻;它的高效,正是建立在它本身速度快、精度高的機械性能和靈活巧妙的機械設計基礎上的。
現在,能夠限製它的,也就三點:
一是,自動化程度約等於零,影響了它的綜合工作效率和操作人員的上手難度;
二是,超高的工作效率也同時帶來超高的工作負荷,造成整機的維修周期較短,可靠性較低;
三是最重要的一點,由於大量采用電子傳動技術,造成整機電力消耗巨大,使得魔改挖掘機要時刻拖著冗長的電纜線。既減少了它的作業環境和範圍,又為安全性上帶來了巨大隱患!
不過,以上這些缺點在楊越自用的情況下,壓根沒什麼影響,反正那台魔改挖掘機也就在海邊廠區的120畝地裏折騰。
真有什麼問題,在那一大堆學士、力士、精工、巧匠的麵前,也絕對不算是個事兒!
用他們的話來說,那就是:能用技術解決的事,全都不值一提!
如果您覺得《蓋世神豪》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7/76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