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別墅後,郝誌先檢查的還是靈石。
現在他體內的靈力枯竭,總靈力都不到百億絲了,有掉落境界的危險。
他拿出玻璃珠大小的靈石,稍微觀察了一下後,就直接開吸,
10分鍾後,一顆靈石的全部靈氣都被他吸完,他體內多了一億絲靈氣。
郝誌明白了~
以前他就發現,一絲靈氣大概是一萬多靈氣微粒聚合而成,而他體內液體狀的靈力則相當於一萬絲靈力聚合。
現在這一顆靈石,居然是一億絲靈氣,
這就很明顯了,一絲等於一萬粒,一滴等於一萬絲,一石等於一萬滴、等於一億絲。
每一萬倍,靈氣的形態就會發生變化。
粒、絲、滴、石,
粒狀的靈氣就相當於離子態,絲狀的靈氣就是氣態,液狀的靈氣是液態,靈石狀的靈氣則是固態。
如果按照這個規律發展下去,一萬石的靈氣就會變成超固態,那一萬超固態就會變成中子態,然後一萬中子態是不是會變成靈氣黑洞?
不管是不是這樣的變化,郝誌都決定了,按照古代計量單位,從石開始縮小,
超固態就叫“合”,一合等於一萬石,
中子態就叫“勻”,一勻等於一萬合,
黑洞態就叫“錙銖”,一錙銖等於一萬勻。錙銖必較嘛,錙銖就是用來形容最小單位的。
這麼一整理,那麼元嬰後麵需要的靈氣量就很清楚了,
一般的話,元嬰就是100石,出竅就是1合,合體是100合,分神是1勻,大乘是100勻,
然後渡劫後,靈氣就成了黑洞形態,就要按照“錙銖”來計量數量了。
所以按照靈石計量,要到出竅,郝誌需要一萬顆靈石,合體是一百萬顆,分神是一億顆,大乘是一百億顆。
然後他三丹田同修,這個數量就需要再乘以3倍。
現在手鐲裏有八十多萬顆靈石,那就意味著郝誌已經擁有了遠遠超出出竅境所需的靈氣量,離合體境還差220萬顆靈石。不用多考慮,郝誌開始一顆又一顆的吸納靈石,他要先把體內300億的容量先充滿,然後再找地方衝元嬰。
吸納靈石的同時,郝誌開始對儲物手鐲進行全麵檢查。
這個手鐲的空間太大了,即使裝下了整頭藍鯨和蜚獸,它還是有不少剩餘的空間。
郝誌當時放入這兩屍體的時候,就已經把手鐲原有的東西都規整到一個角落了,現在隻要檢查這個角落裏的東西就可以了。
這堆東西裏,數量最多的是靈石,其次是一些叫不出名字的材料。
這些材料有的像植物的根莖樹葉,有的像金屬岩石,有的像動物的身體部件。
五花八門,奇形怪狀。
這應該是蜚獸從亢界收集來的材料,能被這個星將看上眼的,那這裏的每一樣必定都是寶貴無比的。
材料之後,是十來個盒子,這些盒子有的是木盒,有的是玉盒,共同點是盒子上都含有不少的靈氣,
能用盒子來裝的東西,必定是最珍貴的東西,
要知道手鐲本身就有保靈的功能,像那些材料放在手鐲裏,它們的靈氣是不會散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