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之皓也隻是在剛到這裏的那一個星期內,頻頻帶著戰士們四處奔走戰鬥。過了那一個星期,就帶著高琳琳,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海水裏。
不甘寂寞的海族,在感覺到他的威脅後,竟然被那些墮落者為其與屍族穿針引線、鋪路搭橋,拉起了短暫的攻守同盟。
為了這處海港的安全,單單是留下雷德羅在這裏還不夠。牧之皓和高琳琳,也親自坐守這裏。
不過程豪和吳秋實、沈同輝他們,卻是一點都沒有閑下來。每天都有戰鬥任務,讓有些精力過剩的他們,好好的發泄了一番自己的精力。
沙勇亮在城鎮建設和兵力部署、訓練方麵,也表現出了讓牧之皓很滿意的天賦。之前受限於見識和學術理論,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和理解,終於有了足夠讓他放心的表現,是能夠委以重任的一員大將。
這處海港被命名為希望之港,與附近相隔不到一百公裏,被命名為希望鎮的地方,是如今在這片土地上,最為人所傳頌的兩處地方。
隨著希望之港和希望鎮,而傳遍這片土地的名字,是牧之皓。似乎有這個人在,他們就可以放心,不用擔心沒地方可以好好休息,沒有飯菜可以吃。
幾個有著果斷力的判斷力的本土勢力首領,也先後出麵拜訪牧之皓。在表達了自己善意和感謝的同時,也盡可能的給予一些幫助。
雖然沒有明言,但如今的牧之皓,在這片土地上,確實有了極高的威望。他的傾向,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接下來作為代表,將會出席世界聯邦議會的那個人會是哪一位。
不知道不覺中,距離元旦,隻剩下三天的時間了。這片土地臨近赤道,倒不會讓人覺得有太多冬天的氣息。
雖然有牧之皓坐鎮,但他因為各種因素沒有離開過希望之港太遠。多麵作戰的聯合部隊,也並沒有取得多麼驕傲的戰績。
海族占據著沿海區域,屍族霸占了一半多的內陸地區。雙方雖然也是摩擦不斷,但卻不像跟人類那般激烈。
以希望鎮為中心,附近的海域和非洲區近三分之一的土地,如今基本上恢複了一定的秩序。
幸存者的數量包括受傷的人在內,已經超過了一百萬。在聯合部隊和程豪等人的指揮下,形成了一支支有著強大力量的隊伍。但其中真正有著獨當一麵戰鬥力的,隻有十萬人左右。其餘的人要麼是需要維護城鎮生產,要麼是隻能做些後勤方麵的工作。
牧之皓也接走了三萬多名願意歸國的華人同胞,另外有近五萬人的移民,也送往了其中秩序比較好的那些基地市。等過了隔離考察期,他們將會填充一部分人口基數。
對待普通人和有著高科技高水準技術的那類專精人才,各方勢力也是重點爭搶。本土勢力的幾位首領據理力爭,但當事人的主觀意願,還是讓他們長歎一口氣。不過得到了那些人才的勢力,所補償的那些物資和支援力量,也讓他們心裏的怨氣少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