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子建也就沒再問什麼了,過去工業這一塊一直是杭正固在分管的,華子建覺得,他擔任這個北江市常務副市長時間實在太長了,而且任內政績乏善可陳,在華子建上任之後,杭正固分管工業卻拿不出一個像樣的想法和規劃來,一直叫嚷著企業進行改製,但走到現在為止也沒有拿出一個切實可行的方案出來,反倒是在外界傳得沸沸揚揚。
自己問他,他卻以還在向外界廣泛征求意見,盡可能減輕社會衝擊為借口在搪塞自己。
現在因為王稼祥的到來,華子建奪了常務副市長杭正固一部分分管工業的權利,交給了王稼祥,所以華子建也隻能指望王稼祥拿出一些辦法來了,但王稼祥畢竟是剛剛上任這麼幾天,很多東西正在熟悉階段,華子建也不好逼他,但華子建心裏還是很著急的,工業這一塊對北江市來說,具有很大的戰略意義,做好了這一塊,北江市的經濟發展就會有一個巨大的飛躍。
政府班子裏華子建反倒是覺得作為民主黨派人士的副市長鄧梅清工作還行。分管的教科文衛係統每樣工作都能梳理得井井有條,其他幾個副市長的工作也隻能說是差強人意。
“稼祥,你要抓緊熟悉工業這一塊,以現在的狀態,我感覺這樣下去恐怕不行,我們不能老把自己和北江市內的市區相比,覺得自己隻要比他們強就滿足了,我們應該看的更遠,更廣一點,你要有自己的想法,知道嗎”。
王稼祥默默的點點頭,他現在也有極強的緊迫感了,但光急是沒有用處的,自己很多東西都還沒有摸透,也不敢輕易的就拿出一個什麼方案來。
王稼祥說道:“華市長,我現在還不能給出你一個滿意的構思,但我覺得我們還是應該實事求是,因地製宜,根據我們北江市實際情況來製定我們的發展方略。”
“是啊,但我希望早一點看到你具體一有方案。”華子建點點頭說。
“我會盡快熟悉。”王稼祥說。
華子建點點頭不再言語,自顧自的往前走,華子建的確有他自己的想法,他最希望的就是對市政府班子,尤其是主管經濟的班子進行一次調整。
楊喻義自然不可能調整,但是作為常務副市長的杭正固在這個位置上已經呆了六年之久,由於在仕途上缺乏上升空間,也就養成了一種習慣得過且過的惰性,什麼事情都不拿出自己的想法,一味的跟在楊喻義的身後盲從,這對北江市的發展是極為不利的。
而分管城建和交通這一塊的副市長王樹明表現實在太糟糕,在華子建看來王樹明擔華副市長是有點勉強的,他似乎都還沒有從他過去多年擔任的政府秘書長的小天地中走出來,什麼工作都是按部就班,完全缺乏主動性和開創性。
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副市長嶽蒼冥走入華子建的眼簾中的。
華子建給他的印象很好,在來北江市之前,華子建就知道這個人的,作為過去在柳林市相鄰地市的副市長嶽蒼冥,華子建也是早就有過耳聞,他當初的政績很不錯,把他分管的各項工作都做的如火如荼的,嶽蒼冥兩年前調到了北江市來之後,華子建就聽到他的消息少了,但經過最近一個時間的接觸,華子建覺得這個副市長嶽蒼冥還是很有能力的,但嶽蒼冥卻無法展露,因為在他頭上有楊喻義和常務副市長杭正固等人壓著,他也沒有機會發揮。
而且華子建感到嶽蒼冥對楊喻義也是很懼怕的,跟的也緊,雖然是有才,不過在眼前這樣的形勢下,華子建也隻能對他若即若離。
華子建在想,假如他可以擺脫楊喻義的派係,這人到是可以一用。
但這個事情也隻能在心裏想了,目前華子建自己還未在北江市站住腳,是無力完成這個設想的,而且就算有什麼設想,前提也必須是省委同意對北江市政府班子進行調整,這也是很有難度的,等以後時機成熟了,在說吧。
但不管怎麼說,華子建也知道北江市這一站對於自己的重要性,自己是終老在這個位置呢,還是要再上一層,就全看自己在北江市的表現了,要想再上一步就不是在某一方麵做出突出成績就行了,不管是經濟增速,百姓增收、社會事業發展、政治局麵穩定、群眾安居樂業,方方麵麵都需要有一個最大的突破,隻有這樣,自己才有可能再上一步。
而這一切不是自己一個人能夠做到,自己需要一幫能幹事、想幹事、能幹成事的幹部來和自己一起努力,沒有了他們的配合,特別是沒有了北江市政府的配合,自己就算有三頭六臂也無法完成這些任務,所以進一步加強自己對政府的掌控力度,這一點是很重要的。
王稼祥自然猜測不到華子建此時的心裏想法,但是他能感受到華子建對工業園區發展狀況的滿意和期待,工業園區已經成功引進了多家企業,而且規模都不算小,但是要想建成一個較為完整的產業集群,仍然需要三到五年的發展,不過現在北江市工業園區開了個好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