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隨後的幾天時間裏,車本立就忙了起來,他利用了他在韓陽市所能利用的關係,終於打探到了一件事情,但這個事情對車本立來說,心裏還是沒有什麼底,因為事情真的太小,是什麼事情呢?
這件事情說起來有此微不足道,且與修橋毫無關係。車本立了解到,徐海貴在韓陽市開發的一個樓盤中,曾出現過頂層漏水問題。住戶跟徐海貴反映,徐海貴不僅不采取補救措施和相關賠償,反而叫人打傷了帶頭反映問題的一個業主。
這事情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關鍵就看怎麼運作了,所以當車本立把這個情況給華子建彙報之後,華子建隻是淡淡的說了聲:“炒作!”
車本立在北江市還是有些人脈的,再加上手裏有錢,自然會有很多人忙他操辦起來,到了
第二天,《北江日報》第三版“一家之言”欄目登載了這麼一篇署名為“義眼”的評論文章,標題為“定標要看標價更要看人品”,文章由北江大橋工程招標一事引開,談及韓陽市某出身黑道的開發商置業主利益不顧,房屋發生質量問題不僅推卸責任,還把業主打傷入院一事,進行點評,論述,最後文章一語概括闡述觀點:工程招標定標時既要看標價更要看人品。
文章中所說的韓陽市某開發商雖沒有指名道姓,但人們一眼就能看出文中說的就徐海貴。
這篇文章見報後,市委辦公室、市政府辦公室,還有市招投標管理委員會辦公室的電話都快被“群眾”打爆了,當然,這些群眾也未必就是真的群眾,他們異口同聲的稱不能把北江大橋工程交由徐海貴這種黑道出身的開發商承包,否則不僅大橋的質量不保,北江市的形象也會被抹黑。
事情就反饋到了華子建的麵前,早上華子建到辦公室剛坐下,發改委的吉主任就過來了,問華子建看了今天的報紙沒有,華子建說剛才匆匆瞄了幾眼,還沒來得及細看。
不過見吉主任這樣問,華子建覺得有事發生,便拿起報紙翻了起來,在吉主任的指引下找到了那篇文章。看完文章,華子建笑了笑說:“給北江市抹黑?這是不是說得誇張了點?”
吉主任就把電話被被群眾打爆的事情說了:“我也覺得誇張了點。但徐海貴確實是社會流氓出身,文章中所說的他打傷業主的事情也基本屬實,所以,我覺得如果這次是他中標的話,還真可能不是什麼好事情。”
華子建好像很認真的想了一會,說:“嗯,有道理。”
“華書記,北江市的社會治安在全省一直是排在前列的。很多群眾覺得徐海貴一旦中標,就等於他的勢力也在北江市邁出了關鍵的一步,這樣一來,北江市可能就不會安寧了。但是……”
“但是什麼?”
“我覺得這篇文章刊載的時機比較特殊,明天就要公布這次招標的結果了,這個時候出來一篇這樣的文章,實在是讓人有些匪夷所思。市政府的很多人都在揣測這會不會是車本立搞的鬼。”
“誌吉主任啊,沒有證據的事情我們就不要妄加揣測了。這篇文章是誰寫的,有什麼用意,我們都不去管它。隻要文章中說徐海貴毆打業主的事情屬實,我們就不能把工程給他,北江市的任何一個工程,我們都不歡迎帶有黑社會性質的社會混混參與進來。”華子建說。
吉主任說:“那是那是,我現在就回市政府去,把這個情況和其他同誌溝通一下。”
華子建點點頭,吉主任就離開了。
看著她豐~滿的背影消失在門外,華子建自言自語的說:“這個車本立啊,還真有一手,這一招徹底把徐海貴打敗了。這就應了那句話,強龍難鬥地頭蛇”。
“這招確實厲害,肯定出乎徐海貴的預料。這會兒啊,他肯定氣得肺都要炸了。還有那些請徐海貴過來的人,肯定也是眼珠冒火,口鼻生煙。”小劉附和著華子建的想法說。
但事情也確實是這樣,徐海貴看了報紙後,氣得不輕,把報紙撕了個稀巴爛,要是能站起來,他還真想在報紙上再跺上幾腳,徐海貴罵了十來分鍾,便叫上幾個助手氣衝衝地去了市政府,找到楊喻義,很是委屈的發了一頓牢騷。
楊喻義也隻能好言相勸,說:“我去找華書記談談吧,像這種含沙射影,不負責任的言論,我們一定會一查到底。”
然後楊喻義又給分管宣傳的市委副書記和宣傳部長去了一個電話,要他們查一查這件事情。這兩人肯定是不能推的,都嘴裏答應了,應允會嚴查此事。
這些工作安排好了,楊喻義又對徐海貴說:“徐總,你先回去吧。北江大橋工程是非你莫屬,他車本立再怎麼興風作浪,北江大橋工程也跑不了的。”
徐海貴還是有些擔心的問:“這個不會影響太大吧?”
“放心好了,斷然不會因為這麼小小的一篇狗屁文章就判車本立中標的。我給你透個底,其實這次誰中標,招標投標管理委員會已經統一了思想,已經有結果,準備報市委市,政府相關領導後就對外公布了。你知道是中標的是哪個公司嗎?就是你徐海貴的天海路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