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恰好切中了某根神經(1 / 1)

陶濤明白,市長這個問題,就是問現在誰當鎮裏的書記誰當鎮長。

“樂雙銘做書記,鎮長是王彪。”陶濤對東方的人脈還是熟悉的。

“樂雙銘?是不是邱縣長的表弟?原先在縣農辦的那個。”小廣繼續問著,記憶中,有這麼一號人。

“恩,就是邱雙覺縣長的姑表弟。他們的名字都用雙字放中間。”陶濤應道,停了一會,陶濤繼續補充著說:“王彪這麼多年一直在金針,一路升上來的。”

“平時怎麼監管的?老廖在縣裏這麼多年,理應把好幹部關,象爆竹廠這樣的高度危險的廠子,要嚴密監管。金針鎮這麼好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條件,又不是山區又沒有丘陵,開這樣的廠子做什麼?!”

“這,可能是利潤高吧,現在城裏人不僅喜歡打爆竹,更喜歡放焰火,有的商家在開業的晚上,為表慶賀,單放焰火就放上萬塊錢。”陶濤說。

“區域經濟要有自己的特色,一個市是這樣,一個縣是這樣,一個鄉鎮同樣也是這樣。金針鎮的發展思路得明晰,農副產品的精加工就是一條路子,範小霞賣大米,那是滿足老百姓基本的生活需要,但那不是精加工,金針鎮的地理位置不比縣城差,除了米油酒,為什麼不考慮做精細加工呢?”小廣說。

陶濤一直側著身,頻頻的點頭。

“小海,上次在二剛那,上菜前吃的那個,叫什麼來著,好象是鹹魚條、酸梅花生米。是不?”小廣問到。

“是的,是餐前小菜。”小海邊開車,邊答道,目光仍舊看著前方。

“恩,這是個啟示,金針鎮可以發展休閑食品,加工花生米、西瓜籽,葵花子,南瓜醬,路子寬得很啊。地處國道,貨物運輸非常便捷,發展不快不應該。”小廣說,接著轉變話題問道:“後來和萬市長聯係了嗎?”

陶濤挺了挺身體,答道:“聯係了,萬市長和鮑書記都在現場,他們一致同意按照最高標準處理善後事宜。剛才還反饋說,幾個死者的親屬已經發放了撫恤金。”

“恩,應該重罰!”小廣說。

這時,一直在認真開車的司機小海突然插話了:“市長,劉馨的親妹妹這次炸死了。”

“啊?”小廣語氣大變。

小海從馮市長的語氣中聽出了幾許疑惑,估計市長還不相信自己剛才說的“劉馨”就是劉馨。

“我是聽二剛說的,劉馨借了二剛的車火速趕過來了。”小海說出二剛這個人物符號,劉馨就沒第二個劉馨了。

小廣沉默了。

陶濤轉正了身體,瞪了小海一眼。然後和小海一樣,把目光凝視著前方。

其實,陶濤也很想把這個消息告訴市長。

小海在車子停進金針鎮政府院子裏,萬副市長、鮑國鴻跟著車子快步走了進來。

剛才小海轉告劉馨家的變故,讓小廣非常難受。下車後,小廣一言不發,臉色很難看,除了萬副市長、鮑國鴻、市政府副秘書長、市委宣傳部副部長等,小廣看到躲閃在後

畏畏縮縮的幾個鄉鎮幹部,怎麼看怎麼都像儈子手。

小廣站在院子裏,萬副市長陪在身邊,其他縣鄉幹部自然不敢和市領導並排站著。

隊伍看似混雜其實很有序的站好了,小廣仍舊沒開口說話,目光逐個逐個臉孔看過去,被看到的都情不自禁的低著頭,縣長邱雙覺等幾個縣裏的領導更是滿臉通紅。

小廣咳嗽了一聲,那些低著的頭不約而同的抬了起來。

“是不是覺得在東方縣做幹部做的很有麵子啊?”小廣冷峻的說出這麼一句。這些年,C市坊間確實有這樣的說法,說東方縣的幹部提拔快,年輕人也能得到重用。這樣的說法早就傳到小廣的耳裏,今天在場的,要不是東方縣的幹部,要不是C市官場老馬,小廣能聽到這樣的說法,在場的更不會有聾子。

讓萬副市長鮑國鴻吃驚的是,馮市長一到,別的沒問,竟然拋出這麼個話題!而這個話題,恰好切中了某根大家都隱約感受到、卻都不願意細想不願意啟齒的神經。

“是不是有點頭腦發熱啊?!”小廣再次責問著,目光凝視如刀。這個問題,連站在小廣身邊的萬副市長等市裏的領導也心裏重重的為之一怔。

“是不是越來越自我感覺良好,越來越覺得自己是官啊?!”小廣連續發問。此問一出,在場的所有人再也抬不起頭了,之前陪著鮑國鴻去劉馨家的那幾個踱官步的縣鄉幹部更是臉乏虛汗。

小廣停頓了一分鍾,說道:“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這句話難道僅僅是老百姓的牢騷話嗎?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這句詩你們還有幾人能領會?!”

在場這些人,絕大部分是第一次看到小廣發這麼大的脾氣。今天發生的這起事故,是小廣擔任市長以來最大的惡性事故,是小廣來C市以來在東方縣發生的最大的傷亡事故,縣長邱雙覺在小廣身邊工作時間最長,小廣每次發問,目光都以邱雙覺為焦點。

“邱縣長,你說,這個事故責任大不大?”小廣問出這句話時,邱雙覺已汗流浹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