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逃過劫難,與康王共抒情懷(2 / 2)

聽到康王如此說話,我心中咯噔一下,看著康王,想從他的眼睛之中看出他說此話的意圖,隨即又哈哈笑道,“內憂外患?!康王這是跟在下開玩笑嘛,我大宋朝國富民強,一片欣欣向榮,繁榮昌盛之狀,哪來的內憂外患,康王說笑了……”

我說著拿起一塊兒肉脯放進嘴裏,看向火光,又環視了周圍的眾人一眼。聽到我這樣的回答,康王似乎有點不悅,“方才還說我們是朋友,朋友之間不應該敞開心扉,暢所欲言嘛,你也不必要這樣遮遮掩掩的,你我心中都清楚,既然你不願意說,那我就由我先說出來吧……”

康王殿下頓了頓,又看了我一眼,隻見我臉上波瀾不驚,雖然內心之中早已洶湧澎湃了,在官場的這一段時日裏,我也學會了喜怒不形於色,有什麼心事得放在心上,正所謂病從口入,禍從口出,說話自然是得謹慎一些。

“現如今,遼國與我大宋朝雖然簽訂了協議,但是遼國的兵力自然強大,我朝雖然兵多將廣,然則能統帥打仗的將軍並不多,當然令尊蘇念大人自是一個,在我看來,假以時日,你也會成為一方統帥的,你在澹淵之戰所表現出來的軍事才能,本王也是早有耳聞,而我三軍的士兵也是久疏戰陣,統帥如此這般,那手底下的士兵更是不堪一擊了。除了遼國不說,還有西夏,雖然西夏國隻是偏安一地,彈丸之國而已,但是我朝和西夏國多次交戰,終究是勝少敗多……”

聽到康王如此這般將當朝局勢分析的絲絲入扣,環環在理,我心中也不免燃起了敬佩之情,“想不到康王殿下對當朝之局勢分析的如此透徹,見解獨到……”

聽到我的誇讚,康王殿下微微一笑,繼續說著自己還未說完的話,“想我大宋朝,自建國以來,和番外夷狄之國,多番交戰,多以失敗告終,以至於和這些夷狄之國簽訂了太多的不平等條約,不是俯首稱臣,就是歲歲納貢,這些日子不知何時才是個頭啊!歸根結底,還是我大宋將士戰鬥力不及這些夷狄,因此才有這城下之盟,唉……我大宋朝一貫是重文抑武,如此這般,怎麼能在戰場上打贏敵軍呢!這一切都是從太祖皇帝杯酒釋兵權所留下的禍根啊……”

聽到康王如是說,我心中大驚,連忙打斷他,“康王殿下此言差矣,太祖皇帝文韜武略,是當世之英雄,太祖皇帝的決定自然是對的,無口厚非!”

康王殿下也是回過神來,嘿嘿一笑,急忙解釋道,“那是自然,太祖皇帝英明神武……”

聽到我的提醒,康王殿下忙改口到,這裏人多眼雜,倘若讓別人聽到我和康王坐在一起議論太祖皇帝,還說太祖皇帝的不是,恐怕我蘇家一門上下老小都得死於非命了。

康王殿下咳嗽了一聲,接著說道,“站在朝堂之上,由我看來當分為兩派,近幾十年,乃至一百年來,我大宋朝朝堂之上黨派之爭從未製止過,先有元佑黨爭,繼有什麼熙寧之亂,烏台詩案,數不勝數,現如今又行成了如此局麵。朝堂之上蔡京的勢力,如日中天,蔡京的惡名本王也是知道的,他的所作所為本王甚是厭惡,奈何他深受父皇的喜愛,有了父皇為他撐腰,他自然是肆無忌憚的迫害忠良,結黨營私,禍亂朝政。幸得有令尊蘇念大人團結一些朝廷的正義之士,與蔡京對抗,才不會讓這個大奸臣更加如意,肆意妄為……”

我驚奇的看著康王殿下,原以為康王殿下隻是不受當今皇上待見,在眾皇子之中也是默默無聞,沒想到他是如此的關心朝政,對朝堂內外所發生的一切,竟是分析如此的透徹,看來康王殿下並非久居人下之人,估計此時此刻康王心中也有著登上皇位寶座的心思,不然為何要關心這些問題,這不該是皇上和太子殿下該關心的事嘛!還有為什麼要對我說這些話?在心裏我如是想到,嘴角浮出一絲不被別人察覺的微笑。

可歎啊!父親是團結正義之士和蔡京對抗,可是苦了我和蔡雪盈了,現如今兩家勢同水火,我和她又該如何是好啊!這些念頭在心裏一掃而過,隨即又搖了搖頭,打消了自己這些不成器的想法,蔡京禍國殃民,我怎麼能為了自己的小愛,而丟失了大義呢,我在心中又如此大義凜然的想到。

“蘇陌,你是一個人才,並不是池中之物,他日我自會給你個一展所長的平台,到時候你我同心,不愁大宋朝沒有崛起之時,他日自是攘除夷狄,還我華夏之幸福安康。”

如果您覺得《兩宋風雲錄》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81/819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