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了好半天,我都快琢磨出腦積水了,也沒搞明白“體術篇”的含義。
隨手翻到“道法篇”,我頓時又愣了愣。
道法篇隻有三頁,卻各畫有一副極其怪異的迷宮圖。
上麵畫有粗細不同的線路,忽左忽右、忽上忽下,顯得相當複雜。
我手指在上麵戳戳點點,玩了好一會兒,都沒走出迷宮。
嘿!這可挺有意思。
往後無聊時,走走迷宮,倒也能打發時間了。
“通理篇”,則是一張張山水畫。
畫畫的人,功底應該很強,寥寥幾筆,就能勾勒出巍峨的山水畫麵。
山是連綿的山脈,一眼望去,山巒起伏的,一座連著一座。
水,是山澗清泉,淙淙(g)而流,每處山穀裏都有。
隱約間,我好像能聽到山林間,有鳥兒在扯脖子咋(zhā)呼。
而山泉流動時發出的清脆聲響,似乎也鑽進了我的耳朵。
這也夠神奇的。
這些畫,居然能讓我感官串煙?
眼睛看著畫麵,卻能產生聽覺?
最後看到的“小術篇”,倒是讓我精神一振。
這些才是滿滿的幹貨啊!
“小術篇”包含占卜、風水、飼鬼、通靈、請仙等道門奇學,種類極其豐富。
如果上麵寫的這些都是真的,那甭說全都學會了,哪怕隻精通其中的一種,就足夠一輩子的吃喝。
我有些納悶,心說“小術篇”記錄的這些,才是真正的道門手段啊!
可為啥會把這部分,寫在書的最後麵呢?
而且還特意稱之為“小術”,就好像這些手段,很不入流似的。
隨手再翻閱幾下,我便合上了《古書》,心裏暗自琢磨著。
我得先從“小術篇”入手,仔細研究其中的一種。
如果那手段是真的,就說明這本古書還有點用處,而後我再研究其他。
不過,那也應該是個把月以後的事兒了。
上麵那些文字,都是十分拗口的文言文,剛讀了幾句,我就有些頭疼。
要是真把其中某種手段研究透徹,估計我腦殼都得腫一圈。
萬象羅盤我就不用研究了,這玩意兒死沉死沉的,拿著都累手。
我有個小打算:改天要是遇到收破爛的,我就把它賣出去。
這上麵都是古銅,應該值幾毛錢。
……
放好了古書和萬象羅盤,我走遠幾步,開始練習八級貼身靠。
“砰!”
一聲悶響過後,我狠狠撞在粗壯樹幹上,把枝杈震的微微一顫。
哎呀我去——
我緊抱著樹幹,好半天沒鬆手。
那一下撞擊,我怎麼忽然就邁入了“意在力先,行未起而念先至”的境界?
師父說過,那可是八極貼身靠的至高境界啊!
那看似瞬間暴起的一擊,其實包含氣息調動,貼靠角度,力與意的配合……
而就在剛才,我第一次感受到那種行雲流水的狀態,將我現有的境界,發揮的淋漓盡致。
我為啥會變得這麼尿性?
難道真像二師哥所說,我突然開竅了?
“小師弟,你在幹嘛呢?”
杏兒的聲音在身後響起,想來她是剛剛結束修煉。
我臉上一熱,趕緊鬆開樹幹。
我光顧著回味那種美妙感覺了,卻沒注意到,我抱大樹的姿勢有些不美觀。
一條腿繃直,另一條腿彎曲九十度,緊貼在上麵。
乍一看,就跟小狗幹壞事兒似的,可丟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