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鶴來(1 / 2)

天下萬千道門中,最牛性的門派有三個:三玄門、武當山和龍虎山。

這三個門派,鼎足而立,已經有數千年。

要是能有幸進入這三個門派修煉,真不知是多少輩子修來的福氣。

話說,這個叫左玄真的小道士,剛進入龍虎山時,便是拜在師叔祖一級的人物門下,輩分極高。

好在他性子隨和,從不橫踢馬槽的,跟十幾歲同齡的小道士們,倒是能打成一片。

左玄真修煉的道門,乃是自龍虎山開宗立派以來,最為難修的“順心通理”。

就是說:人家不用修煉體術,不用鑽研道法,成天順乎心意、該幹啥幹啥。

指不定啥時候,就會突然頓悟、一朝成聖。

“哎——我說道爺,他這是彎道超車、在走捷徑啊!”

“那個什麼順心通理,你會不會?要是會的話,趕緊教我啊!”我插話說道。

我沒想到,天底下還有這樣的好事兒呢。

不用刻苦修煉,成天吃喝玩樂的,就能忽然間頓悟成聖?

這也太安逸了!

瞅瞅我,每天練習體術、研究道法,修煉寧心靜神術……

我都忙的腳打後腦勺!

“嘿嘿——得水兒,你想的可真美!莫說老夫不懂那門順心通理,就算知道,也不會輕易傳授於你!”道爺說道。

“順心通理”看似簡單,實際上,對悟性要求極高。

為何那是最難修煉的一門手段?

就是因為很多人,終其一生,都沒能等到頓悟的那一刻。

這一輩子,就白活了。

道爺的意思是:我笨鳥慢慢飛,將來總還有出頭之日。

要是寄希望於頓悟通理,一門心思的想走捷徑,最終肯定一事無成。

我明白了道爺的意思。

我從一開始,就抱著“走捷徑”的想法,那修煉“順心通理”,注定會失敗。

除非“心無所係、無為而為”,才有可能領悟這門神通。

我撇了撇嘴,心說我就不信,那左玄真小小年紀,就能有那種境界?

他就丁點兒爭強好勝的心思都沒有?

在我胡思亂想時,道爺已經接著說了下去。

左玄真從五歲上山開始,就從未再下過山。

平日裏,他騎著一頭小叫驢,在龍虎山七星峰間來回晃悠。

渴了,就喝口山澗泉水;餓了,就掏出幹餅嚼上兩口。

有時把毛驢放在山坡上吃草,左玄真則慵懶的躺在草皮上,反複讀著一本殘破《道德經》。

偶爾薅出幾根草棍,他還會給自己算上幾卦。

每次看過卦象後,左玄真就愁眉苦臉,喃喃自語:“哎,還要等那麼久呀!能不能早一點呢?”

那一年冬天,左玄真剛剛年滿十四歲。

大雪紛飛的日子裏,龍虎山來了一批香客。

其中有位身穿白絨的貌美女子,顯得格外紮眼。

她不與眾人同行,而是自個兒瞎逛遊。

捏個小雪球打鳥,在雪地裏踩出一溜小腳印……頑皮的像個小女孩。

沒過多長時間,她就和牽著毛驢的左玄真相遇了。

白絨姑娘逗他:“喂——小道士,你在看什麼啊?能不能講給我聽?”

左玄真臉紅脖子粗,連連擺手:“不行,不行——書中有天機,而天機不可泄漏的。”

白絨姑娘哪裏管這些,趁著左玄真不注意,一個腿拌把他撂倒,隨手搶過那本殘破《道德經》。

歪著腦袋看了半天,才發現,這和世麵上流傳的《道德經》沒什麼兩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