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嫁娶進行時(上)(1 / 2)

天哪,她真的要嫁人了!

就這麼有些迷糊地嫁了嗎?香玉一時有些怔怔的,這是種怎樣的感覺啊,婚前綜合症?

可是為何又有些期待呢?同時還夾雜著迷茫。這是一種很矛盾的感覺,欣喜又害怕,反正這是一種香玉說出來的感覺。

“哎呀,迎親的隊伍來了。”喜婆笑道,“姑娘啊,你可真是個有福的,那新郎官長得可真俊。”

香玉這才回神,嘴角一扯,俊就是有福啊,這喜婆還真是會說話。

“好了,好了。小丫頭,趕緊把你家姑娘的紅蓋頭備好!”喜婆叫的是小花,這丫頭是她們中間最小的一個。

小紅手裏早就捧著紅蓋頭了,快速地把蓋頭給香玉頂上,“好了,大娘,你看這樣行不?”

“哎呀,我這還沒正式梳頭呢,你急啥?”喜婆不樂意了,又將蓋頭拿下來,說道:“我是讓你先備好,一會新郎官進來時再蓋,晚不了。新郎官在外麵有得鬧騰了,哪有那麼容易進來。”

這說是的娘家人怎麼也得為難那迎親的新郎,他家閨女可不是那麼容易就能娶進門的。怎麼也得來幾個紅包,再猜幾個謎什麼的吧!

喜婆是個白麵皮四十來歲的婦人,長得有些富態,但逢人便笑,很有喜感。這才在助手的幫助下,拿起了梳子給香玉正式梳起了頭。

一邊梳一邊說著各樣吉利話,讓香玉的緊張的心舒緩了許多。

“一梳梳到頭,富貴不用愁;二梳梳到頭,無病又無憂;三梳梳到頭,多子又多壽;再梳梳到尾,舉案又齊眉;二梳梳到尾,比翼共雙飛;三梳梳到尾,永結同心佩。”當小紅手裏的最後一枝發簪插在香玉頭上時,喜婆這才收了梳子,說道:“好了,有頭有尾,富富貴貴!”

喜婆將她看了又看,再次讚道:“嘖嘖,姑娘啊,你可真是個有福的。瞧瞧這頭麵,這鐲子,多好看!”

香玉笑笑,沒再說話。這些都是從齊震母親給的首飾中挑出來的,不是最好的,卻是最應景的。但在鄉下人的眼裏,這些金玉之物都是極為值錢的,無形中又抬高了自己的身份。#@$&

她自已打製的飾品,隻帶了副紅寶石耳墜,早在那天晚上,譚墨便把鑽戒給她戴上了,也就沒再拿下來。

這時門外有小丫頭進來說:“喜婆婆,新郎官兒拿喜餅來了。”

喜婆馬上說道:“趕緊拿過來給新娘子。”

小丫頭將用紅線紅紙包起來的一對喜餅子塞到了香玉的手裏。香玉心下稍安,還好有吃的了,早飯,午飯時就沒怎麼吃,這下可好了,路上不會挨餓了。

這麼想著,就拿起餅子來嗅了嗅,“嗯,聞著味兒像趙嫂子做的。”%&(&

誰知喜婆立馬將她的手抓住,“哎呀,這可不能吃。姑娘呀,這是喜餅,是新娘子的福氣,吃了這餅可就是吃了自個兒的福氣,這是不吉利的。三日後才能再吃,那時就沒這個講究。”

“哦,哦,我記下了。”香玉也嚇了一跳,她可不是把自個兒的福氣吃掉。不過,這麼一個小插曲卻將她的緊張去掉了。隻留下對這個古代鄉下人嫁娶時的婚俗的好奇。

趁著新郎官還沒進來的空兒,喜婆又叮囑著那送喜餅的小丫頭路上的注意事項。這小丫頭是秦氏酒樓一個上了年紀的夥計家的閨女,是年掌櫃找來幫忙的姑娘。名叫小喜,聽名字跟這個喜婆婆倒是有幾分緣分。

喜婆也很喜歡這討喜的丫頭,教起來也是很用心,說道:“小喜啊,你要記住,路上遇到橋啊,井啊,或是石碾子啥的,都要停下貼上張紅紙;還要提醒迎親的人,在橋邊,岔路口停下放支鞭炮。一會起轎時別忘了撒錢和糖果,小孩子搶得越厲害越好……。”

“嗯嗯,小喜記住了。”小喜丫頭笑嘻嘻地點頭。

喜婆也笑道:“小丫頭真機靈,以後跟著婆婆做事咋樣?眼下成親的人不多,入了冬後你看著吧,保你一天能賺上幾十文的喜錢。”

“好呀,好呀。多謝喜婆婆!”小姑娘也開心得不行,幾十文呢,她長這麼大還沒拿過這麼多的錢。

兩人說說笑笑,躲在紅蓋頭下的香玉也在笑,聽著這話就覺得喜慶,多麼樸實可愛的小丫頭呀。

喜婆婆又囑咐了小花三人,讓她們抱著新娘子最貴重的嫁妝跟在新娘子後麵走。

“唉呀,三人不好,今兒個啥東西都成雙成對的,不能落單。”

香玉也有些為難,香蘭和洛蔓兒是要在譚香園接新娘子的,要是她們能來一人就好了。

小喜毛遂自薦道:“喜婆婆,你看我行嗎?”

“嗯,也行。姑娘呀,你來安排一下吧,拿啥好。”喜婆問香玉道。

香玉說道:“小花,你和小喜一人抱一個小一點的妝奩走在我身後,小紅和佳燕就辛苦點,抱那兩個大的妝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