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章 要想富,先修路(1 / 2)

上學的路要翻過幾座山,走上幾十裏山路,有的時候早上三點鍾就得起床,在頭上頂著一個小手電,摸著黑走著山路。大一點的孩子還好,但是那些小孩子呢……

城市裏的孩子永遠都不知道山裏孩子上學的困難,他們也永遠不會明白爬天梯那是一種什麼樣的感受。有時候大雪封山,有時候山體滑坡,有時候遇上惡劣的天氣,有時候,或許小小的生命或許就會消失在這世上。

還有,大山裏的孩子大多都是留守兒童。有的是爺爺奶奶帶著,有的就是哥哥姐姐帶著。甚至,楊昊以前看新聞的時候就看見過這樣一篇報道,說一位五歲的小丫頭在家獨自照顧兩個弟弟妹妹。洗衣服,做飯,完全就像個大人一樣。

五歲啊,五歲的孩子懂什麼?放在城市了,就算二十五歲的孩子還能跟小孩子一樣,在家裏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遇到不順心的事還有可能躲在父母懷裏委屈抱怨呢!

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他們受到的磨難絕對不是普通人可以想象的。

之前也看到過很多關於留守兒童不幸的事情,有的是不小心摔斷了腿,有的是不小心得了病,甚至有的更是因為不小心失去了生命。

同樣是人,同樣是孩子,同樣都是祖國的未來,可他們卻過著跟城市裏孩子不一樣的生活。

為什麼有那麼多支援山區的教師自從去了就不願意再回來,因為他們明白,自己對於山區的孩子而言,那就像一道光,自己如果走了,那對於他們來說,那就等於是沒有了希望。

人,都是有感情的。更何況他們都是教師,都是有良知的教師。

當他們看到孩子們在大雪天還穿著單薄的衣服,看到孩子們吃的都是野菜,連油花都看不見,看到那一雙雙凍的發紫的雙手……他們看到的越多,就越不忍心。

可是,他們畢竟是普通人,他們能做的不多,除了把自己奉獻在這個崗位上,其他的真的沒有什麼了。

當然,現在山區的孩子的確要比之前好上許多。除了這些個無悔奉獻的老師,更多的社會人士已經認識到了這個問題。越來越多的人會獻出自己的一片愛心,雖然他們能做的也不多,但是,他們畢竟做了,不是麼?

而楊昊,這一次是準備徹底改變川省乃至整個華夏西部地區的經濟問題。他要用自己的能力徹底改變他們的命運!

要錢,他有,多少都行。要勢,他也有。別的不說,隻要他肯投資,國家那肯定是一萬個同意。

當然,想要改變一省乃至整個華夏西部貧困的問題,除了他,還得所有人一起努力才行。怎麼說呢,如果你甘於貧窮,就算是誰也都沒有任何辦法救你。這個社會上,能被餓死的人是根本不值得可憐的。

畢竟,隻要有手有腳,根本不可能被餓死。

楊昊所能做的就是盡力去改變他們生活的環境,比如說他們與外界溝通的交通,比如說學校,比如說醫院。他不會直接就把錢給他們,他需要做的是讓更多的人學會怎麼賺錢。

當然,這個聽起來很難實現。可是,隻要去做,隻要敢投入時間,金錢,再難的事情都能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