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卓峰打開投影電腦裏的一個課件,黑板上就顯現出來。
1.“你的牙真好看”,“哦,那是假的。”“啊,真的假的?”“真的。”問:牙是真的還是假?
“現在請同學們來看這段話,如何回答?大家可以互相討論,知道的,請舉手。”卓峰點開第一段句子,問向同學們。
下麵有同學開始小聲交談,但沒人舉手,沒人知道一節數學課,老師出了個語文句段來考問大家做什麼。
卓峰見沒人舉手,又剛來第一天,班上36個孩子的名字都對不上號,隻好看向班長,“大家踴躍一點,沒事,我們今天就是上一節討論課,回答錯也沒關係的。”
班長張雨婷見老師這樣說,舉起了手。
“好,班長,你來回答,這段話裏,牙是真的還是假的?”
“老師,牙是假的,但她說和話是真的。。。”張雨婷答道。
“不錯,不錯,大家給班長鼓鼓掌,她分析的非常對。來,我們再來看一段話。”卓峰又點開下一段話。
2.小明找不到爸爸媽媽很著急
“這段話請同學們分析一下,看能分析出來幾個意思?知道的,請舉手,回答前,請說下自己的名字,謝謝。”
見剛才班長的回答,得到老師的褒獎,第二段一出來,老師一說,同學們就議論開來了,馬上就有十幾位同學舉手要求回答,氣氛一下子上來了。
卓峰指著一個男孩說:“好,你來回答。”
“我叫陳珂宇,老師,這段話,我理解為,小明找不到爸爸媽媽,很著急。”男孩站起來說。
“陳珂宇同學回答的很不錯,來,這位女同學來回答一下。”
“我叫劉詩玥,我的理解是,小明找不到了,爸爸媽媽很著急。”一位女同學站起來回答。
“劉詩玥同學回答的也相當好,還有沒有同學來回答的?好,來你說。”
卓峰看向一個胖胖的男孩。這男孩一直沒有和身旁的同學交流,也沒有舉手,時不時低下頭,時不時望向窗外,心不在焉。
“我,我,老師,我叫楊小旭,那段話,我理解為,小明找不到爸爸,媽媽很著急,不知道,對不對?”男孩靦腆的看著卓峰回答。
“楊小旭同學回答的也非常對,大家看下,同一段話,能理解成三種意思,三種意思都成立。楊小旭同學請坐下。”卓峰擺手示意楊小旭坐下。
“我們學習數學時,大家拿到一道題,首先要先分析這道題目的意思,知識點是什麼,已知條件是什麼,未知條件又是什麼,隱含條件又是什麼,這都得通過分析才能得出來。
“就象我們剛才討論的兩個語段一樣,數學同樣是要求閱讀能力的,不要以為隻有語文要求閱讀,地理小課,數學,政史都要求閱讀能力。今天第一節課,我要給大家強調的是,數學也注重閱讀分析能力。一個好的閱讀習慣,能提高各科成績。今天這節課就上到這,下麵剩餘時間,大家把自己書包裏能拿出閱讀的課外書,故事會,短篇小說等等書籍都可以拿出來閱讀。也算是我對你們第一節課的小小要求吧。”
卓峰本計劃這第一節課,還給大家講解一些數學常識的,但他被剛點起來回答問題的胖男孩身上的精氣震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