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章 苗寨遇險(1 / 3)

“從江縣的岜沙苗寨是丙妹鎮上的一個鄉寨,由老寨、宰戈新寨、王家寨、大榕坡新寨和宰莊等五個自然寨組成。岜沙苗族部落位於貴州省從江縣城南6公裏處月亮山麓茫然林海中的5個寨子裏,是中國最後一個可以合法帶槍的苗寨,雖偏遠,可遠近聞名。”

“岜沙男人崇尚武力,平時身著自織的無領右開衫銅扣青布衣,直統大筒褲,青布褳,常年身挎腰刀,肩扛火槍,上山打獵,下河打魚。爬山上樹如履平地,極擅長爬山打獵,衣食住行均取之於山林河穀。”

一路上,謝鵬舉給大家介紹岜沙苗寨的情況。

“岜沙苗寨坐落裏海拔550米的山坳上,四季溫和,7月份最熱,平均溫度25℃。現在你們來氣溫正好,不冷不熱,正適合進行叢林探險。這岜沙有很多文化傳統,節日也多。比如最有名的吃新節、蘆笙節、鬼節,過苗年等。

地勢方麵,岜沙山兩邊有海拔1000米大融坡山脈和宰戈山脈,現在兩山脈之間大多是梯田,而八十年前可能不是現在這個樣子。不排除你爺爺陳老他們護送文物時會途徑這裏。舊時,公路還沒有現在這麼四通八達時,岜沙是從江縣城徒步到其它西部地區的必經之道。所以這條路也有可能是從江縣到榕江縣,輾轉貴陽的路線。”

謝鵬舉分析道。

“爺爺在他回憶記錄路線裏也提到從江縣遇阻轉走鄉寨的事情。”陳筱妍回憶以前爺爺提及的事情說道。

當時在桂林出發朝西行時,便在後麵發現了可疑人員的跟蹤,一連一個月都尾隨在後麵,派出去的人調查回來說是一隊偽裝的日本兵,奔著這批文物來的。

遷徙隊伍到達三江侗族自治縣後,便沒有再走以前故宮博物館遷徙隊的路線,開始改換路線,請當地人偽裝成護送隊,沿原線路到從江,然後原隊伍從走大路轉為走小路,走山路,肩挑,驢馱。

“馬上便要到岜沙苗寨了,為引起不必要的麻煩,我們還是將車停在丙妹鎮,然後背行囊徒步進寨吧。”

卓峰看著車載定位儀,馬上便要進入丙妹鎮了,對陳筱妍說道。

丙妹鎮即是一個小城鎮,也是從江縣**的駐地。

陳筱妍和卓峰陪同謝鵬舉坐的車輛行在最前麵,忙用對講儀通知其它車隊,告知鄭婉兒和劉勝,張牛海他們。

背好行囊,留下五名司機,卓峰他們一行人朝岜沙苗寨所處的岜沙山脈行去。

這隊人聲勢有些浩大,卓峰便和謝鵬舉商量沒有走縣縣公路大道,而是從山角直接上了山脈。

岜沙苗寨東臨都柳江,處在群山環抱,綠樹成蔭,冬無嚴寒,夏無酷暑的自然環境之中。以種植芭芒和杉樹為主,植被茂密。

雖沒有原始森林那般艱辛,一眾人還是很吃力的徒步在山脈中。

卓峰時不時用意識掃視山林,尋找不一樣的精氣。

意識升華到赤橙色後,一切活體的精氣都能一下審視出來,並且分類相當精準,什麼樣的動植物是什麼樣的精氣縈繞,都能看和相當清楚。

還偶爾能查看到地下滲出的絲絲精氣,結合黃龍豬尊者封鎖在幽暗空間的意識,卓峰也可以大致確認出是什麼類型的古物。

這些古物沉睡於地下,不到萬不得以,還是不要動它,以免破壞了它的存儲環境。

“能查看到些什麼?”陳筱妍注意到卓峰的舉動,待眾人行到前麵後,輕聲問過來。

“暫時沒有發現什麼特殊異樣的精氣。”卓峰如實道。

轉頭看到陳筱妍氣喘籲籲的背著大行囊,便走過去,從她背下取向行囊。

“我來幫你背會吧,這山脈雖不陡峭,但也是難行,你歇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