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2)(1 / 3)

10

在刑訊室,憲兵給王大頂打開了手銬。

與此同時,在土地廟裏,大當家正用鏟子給陸黛玲屍體撒石灰。這時,老猶太撲進廟門,後麵跟著劉金花、煤球與老左。

大當家放下鏟子,迎了上去說:“謝爾蓋!”

“大當家——”老猶太加快腳步撲進大當家懷裏,哭了起來,“謝謝你救我!嗚嗚嗚……”

大當家輕拍著他的後背說:“現在沒事了,別怕!”

老左悄然往外走去,劉金花與煤球跟了出去。

老左笑了笑說:“陳佳影要發起總攻了,把竇仕驍變成共產黨,讓蛇吞進自己的尾巴,如此妖孽的策劃,也隻有她敢付諸實施。”

劉金花撇撇嘴說:“還不是仗著我家王大頂。”

老左說:“當然,還有你、大當家、煤球,很多人,我們從來都不孤獨。”

劉金花說:“可我還是有點兒擔心,栽竇仕驍畢竟就是個詭詐,一時得手容易,但能撐多久,真不好說。他們栽完竇仕驍,轉身就能走嗎?”

老左說:“陳佳影做攻略非常整體,天時地利人和都會斡旋。當她通過那封電報確定集體的力量已在緊密配合時,她就知道柯林斯巴的脫險,效果會是爆炸式的,輻射到和平飯店,野間和日下步將應接不暇,所以她要在這個當口發起總攻,以快打快、亂中取勝。”

“而且她知道有很多人變成了朋友。”這時,老猶太邊說著,邊與大當家走了出來,“困在和平飯店的那些人幫了我,也會幫助她。”

11

在臨時指揮部,眾人圍坐在一起。

野間驚愕地說:“什麼?蘇聯領館發表公開聲明?”

巴布洛夫說:“是的,布洛維奇同誌剛接到電話。”

諾爾曼說:“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從來、也永遠不會對猶太人及其財產懷有傷害性企圖,但我們必須提防可能來自飯店內某些勢力的抹黑和中傷。說政治獻金一事是某方勢力抹黑,已經算很克製了。”

喬治白對野間說:“蘇聯領館先聲奪人,美國當然會有所對。”

那警監一臉無奈說:“發表聲明之前,就不能跟日方商量一下嗎?”

瑞恩說:“對不起,我們也是聲明發表之後才被告知的,封閉在飯店裏,信息終歸會有些滯後。”

野間惱火地說:“可你們有什麼必要在聲明裏敬告日本國不要效仿,這樣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政治獻金的謠言有其真實一麵。”

喬治白看了眼美國女士說:“蘇聯人暗示政治獻金事件是故意抹黑他們的謠言,美方未予揭露就算不錯了吧。”

該隱說:“德方認為這是一場徹頭徹尾的騙局,是美蘇勢力以羞辱德國為目的聯手導演的一場騙局,而日‘滿’方也因其對德國的曖昧態度而被利用為操手,對此我們已向關東局提出強烈抗議!”

那警監驚恐地說:“這又何必嘛!”

野間接話說:“算了,那警監,輸了,就是這個結果,就得承受。”

12

在刑訊室,日下步、白秋成等人站在一旁,看著陳佳影審訊竇警長。陳佳影說:“誰是?你便是!從頭到尾你都在用你警長的身份混淆視聽,文編輯逃脫後,你想把我和王大頂錯判成了事。”

竇警長咆哮說:“你顛倒黑白,我知道你早有預謀!你利用我的忠誠引誘我出去,借我之手滅口李佐,從那時起,你就打好栽我的算盤了。”

陳佳影說:“情報販子內爾納之死疑點重重,你卻急於草草結案,因為你發現同黨正暗地裏追蹤一樁足以影響世界格局的政治獻金交易。”

竇警長說:“別逗了,結案是大佐的命令,但這隻是虛晃一槍,當時我心領神會——”

陳佳影冷聲打斷說:“誰能給你證明?”

竇警長頓時一愣,有些支吾地說:“石、石原他知道的……”

陳佳影說:“哈,一個死人?”

竇警長說:“大佐,您還沒看清楚嗎?她依仗滿鐵的機要身份蒙蔽我們很久了。”

日下步冷冷地說:“警務局七級警佐,也是你一直的身份。”

竇警長怔然說:“您這算給我定性了嗎?”

日下步麵無表情說:“我希望你能完整回應所有質疑。”

陳佳影說:“你嚇壞了,對嗎?當我展示出你聞所未聞的專業之後,你窮凶極惡加以阻撓,你捏著我和王大頂的關係竭盡演繹之能事,就想把我倆迫害致死,讓調查終止。當我倆一次一次證明自己的屬性之後,你甚至不惜扮演一個報私仇的混蛋!這個與你一貫表現的職業素養完全相悖的行為,讓你從此一步一步陷入被動,最終害得你那同黨肖苰迫不得已自曝身份。”

她轉對日下步說:“我始終覺得當初肖苰那張傳訊字條毫無必要,現在才明白,她是舍車保帥,保護這位甚至已掌握了‘狗神’密碼的高級臥底。”

她又轉對竇仕驍說:“否則那時候,你就應該露馬腳了!肖苰暴露並死於香雉將軍刀下之後,你開始變得低調,不再對我和王大頂死纏爛打,因為你得接續肖苰的使命。你也意識到你必須依靠我們才能破解政治獻金的秘密,為此那些職業或半職業的國際間諜暴動時,你甚至不顧個人安危強行阻止了日下大佐的突擊。”

竇警長環視一下日下步與白秋成等人說:“所有人都知道我阻止進攻的原因,因為你聲稱陸黛玲是謀殺石原的凶手——”

陳佳影接話說:“所有人都知道那是扯淡,是我為了把陸黛玲從那些家夥中間弄出來玩的下三爛,我們由此揭開陸黛玲和陳氏兄弟在唱雙簧,而你卻想乘機幹掉她,為什麼?你告訴我!”

竇警長說:“陸黛玲那麼說是別有用心。”

陳佳影說:“因為你知道謀殺石原的人是誰!”

陳佳影轉身對門邊憲兵說:“開門,放王大頂進來。”

王大頂被憲兵帶了進來,似笑非笑地說:“是要我回顧石原被殺現場的勘察嗎?”

竇警長說:“王大頂,你們不要串通一氣!”

白秋成冷冷地說:“除了與陳氏兄弟對質,他倆都未有過近距離接觸。”

竇警長說:“白秋成,你變臉真快啊。”

白秋成說:“我是警察,我隻服從真相。”

王大頂說:“凶手經驗豐富,他穿越過401房間,到了403房間,那個假導演龔自朝是關鍵證人。”

他又看向陳佳影說:“當時我們離答案隻有一步之遙,但遺憾的是,我們去找因襲擊竇警長而被便衣擊傷的龔導演時,他已經無法開口了。”

陳佳影說:“在場所有人裏,竇警長對龔導演的狀況最為緊張,為什麼?原因值得大家玩味,關鍵證人導演重傷不治也充滿了蹊蹺!”

日下步狠狠瞪了一眼竇警長。陳佳影說:“當時暴動剛起,我方樓內人手有限,忙亂之際,竇警長支走了幾個便衣,自己卻留下來,為什麼?”陳佳影轉向竇警長說:“龔導演臀部有傷,下地困難,即便落在房間內也難構成威脅,激鬥時刻,你去找他幹什麼?”

她轉對日下步說:“當時的狀況二人明顯是在搏鬥,而且竟是他被打倒奪了槍!試問連下地都有困難的龔導演怎會忽然爆發如此巨大的力量?”她轉而盯視竇警長,“關鍵證人龔導演是發現你要滅他的口,才拚了!”

竇警長大吼:“你血口噴人!我怎麼會殺石原?我有病啊?”

陳佳影說:“通過現場分析發現這個疑問後,我一直都在追問,憲警方假意撤走的那一時段,竇警長、石原幾人是受命潛藏於飯店監視動向,他們是幽靈,發現可疑情況應及時地秘密地向外傳報,究竟有多緊迫的事態,足以讓石原不惜暴露整個監視計劃直接現身抓人?”

王大頂接話說:“石原選擇空置的401房間與凶手進行交互,說明他並不想對凶手以外的人暴露蹤跡,他跟凶手也不是偶然遭遇。”他轉對竇警長,“他是在401房間堵你,因為你經401房間去403房間與龔導演接觸,還會經401房間離開,這是一條最不容易被發現的路線。”

陳佳影盯視竇警長說:“你告訴龔導演憲警方是假撤離。不是,你搞什麼小動作?”

竇警長脫口而出說:“我就是想賣他情報……”

話音未落,竇警長便意識到禿嚕了嘴,頓時愣在了當場。

陳佳影微笑說:“所以,石原要抓你,你就宰了石原,對不對?”

竇警長恐慌地對日下步說:“不是這樣的,大佐!”

陳佳影說:“賣情報?當時我都沒有值錢的情報,你拿什麼去賣?”

竇警長剛要開口,陳佳影提高聲音說:“什麼是致命的?不是情報,是你的身份!所以你要殺掉石原,所以還要滅口龔導演,因為有他,我們就能倒推出你殺害了石原。”

“王八蛋,我殺了你——”竇警長暴怒地向陳佳影撲來。王大頂猛地躥出輪椅,一記重拳砸在竇警長臉上,竇警長栽倒在地。

日下步咬牙切齒地說:“把他帶下去,否則,我很難控製自己不當場殺了他。”

這時,野間一臉焦慮地快步走進來說:“日下大佐,香雉將軍來電,他將親自聽取你我對和平飯店近期所發事端的陳述。”

日下大佐不由得怔然說:“香雉將軍親自?”

13

王大頂與陳佳影一起又回到了316房間。門鈴響了起來。

陳佳影說:“請進。”

野間握著一個信封走了進來,對陳佳影說:“審議團的決定下來了,你將在下月二十一號正式調往印度,在這之前都休假吧。”

野間將信封遞給陳佳影說:“明早的火車票,到朝鮮的,兩張,帶不帶王先生,你自己決定。”陳佳影打開封口往裏看了看。

野間說:“司機一會兒接你們回公寓,並負責保護,明早送站。”

陳佳影說:“迫不及待打發我走,是不想我跟關東局說上話嗎?”

野間說:“政治都是複雜者的遊戲,誰做得到彼此坦蕩?若沒有新佑前輩的回函電報,恐怕我永遠都不會知道,你還是國策會社的觀察員,每季都會有秘密報告發回日本,以供他們對我和其他機要長的評估。”

野間歎了口氣,瞥了眼王大頂,轉身離去。

14

在臨時指揮部,日下步掃視圍坐在一起的眾人說:“不要都把髒水潑向我們!圍繞政治獻金事件的所有內幕,大家心知肚明,我們要蓋不住,在座所有人也沒那麼容易都甩幹淨。聲明、抗議、宣布態度,這會讓一些人心安,也會讓一些人更偏向於陰謀論。那麼,既然如此,我們就都統一口徑吧,政治獻金事件就是一個我方在和平飯店排查過程中,間接幫助你們破解的一個謠言。我們平穩著陸,你們幾方避免尷尬。所以,就此了結吧,大家在‘滿洲’,都有想要的利益,對我方窮追猛打,沒什麼好處吧?”

喬治白說:“當然,我們是聯手破解謠言的人,誰也沒想窮追猛打。”

日下步點點頭說:“和平飯店是和平的。”

在310房間,那警監對陳氏兄弟:“咱們直話直說吧,和平飯店裏發生的這一係列糗事兒,需要變成一個多方團結共同贏取勝利的故事,你倆若能口徑絕對一致,我相信應是百利而無一害。”

陳氏兄弟對視了一眼。那警監說:“政治獻金一事子虛烏有,南京政府也就什麼汙點都不存在了,這樣的結果,應該算是皆大歡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