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冥穀,顧名思義,是一條深淵萬丈的深山幽穀,位於靈虛峰北側三十裏外,夾在西北側的風鳴峰和東南側的望海峰中間,穀底還有一道道深不見底的幽冥洞。聽別人說,這幽冥穀底的深淵寒水,如盤環在山澗穀底一條沉眠的蛟龍,尾埋在深山峽穀,頭卻衝進了無際的東海;而深不見底的幽冥洞,則象一條條鑽入山腹峰底的萬丈魔蛇,千回百轉之後,最後能連通到地下陰界的幽冥地府。所以,這鳳鳴峰和望海峰,就相當於幽穀冥洞身側的兩員天然神將,日夜把守著。否則,一旦有惡意之眾從海上入侵、或凶魔之徒從陰界飛襲,這人世間的通天聖地靈虛峰和靈虛閣,就直接暴露在惡敵攻擊的魔掌之側了。
商青田不敢怠慢,跨著師傅最新煉製的這把百變離陌刀,匆匆奔向東側的幽冥穀而去。他腳尖輕點,疾步如飛,攀岩越壁,奔馳騰跳,不一會兒就來到了這深不見底的幽冥穀邊。
其實已是五月仲夏,山上蒼鬆如蓋,仍感驕陽似火,穀中卻是碧竹如雲,清涼幽陰。立在半山崖上,就望見了穀底那一彎狹長橫叉的寒潭,其形如一柄柄鐮刀月鉤縱彎斜接,墨綠如深山碧玉,幽深如泅龍含怨,隱約透閃著一股幽涼深遂之氣,令人望而身寒。走到了穀底,見到很多卵石碧玉,近觀寒潭,感覺上變得稍稍寬綽起來,這才有了幽潭的感覺,但見潭水幽深清冽,寒涼之氣卻是更為明顯了,以至於水中的遊魚都不多見。但卻有一種長著一對鳥一樣翅膀的魚兒,在水麵上飛上飛下,且閃閃發光,嘴中不時還發出如鴛鴦一樣的叫聲。商青田知道這就是眾人傳說的滑魚了,聽說這種魚一經出現,就會有嚴重的旱災出現。可是除了這滑魚的飛叫聲,哪兒又有什麼異響呢?他隻好沿著穀底的彎畔往前走,一邊走邊察尋,但見山穀一側如削的峭壁上赫然刻著“子桐山”三個紅色的大字;紅字下麵,幽湖水畔,則立著一塊赭色岩石,上麵刻著兩個黑字:“滋水”。
“原來這邊叫作子桐山了,這深穀幽水也有名字。”他自言自語道。
向前奔走了約半個時辰,山穀漸行漸寬,猶如一個細長的喇叭口逐漸張開,水麵也隨之寬闊起來,由幽深狹長的寒潭,擴成了幽深寬闊的湖麵,但見水邊立著一塊刻著紅字的青石,走近一看,是“戲龍湖”三個紅字。
水邊玉石越來越多,碧玉、白玉、黃玉、紅玉,奇形怪狀,五彩繽紛。兩邊的樹木也是更多了,什麼杞樹、梓樹、桐樹,垂楊柳、香樟樹、玉蘭樹,知名的不知名的、高大挺拔的、嫋娜多姿的、銀花燦爛的,灌木喬木,應有盡有,夾岸成林,茂密如織。而這密林深處,開始傳來各種各樣動物的叫號聲,有的如鴛鴦吟鳴、有的如嬰兒涕哭、有的“當康當康”啼叫、有的小豬一般號叫、有的聲如狼鬼嗥、有的聲如病人嘔吐……叫聲千奇百怪,聞所未聞也,一會兒叫得他頭皮發炸,一會兒又驚得他嗓眼提心,讓他心裏一陣兒緊一陣兒鬆的,更覺得這深山幽穀,乃是世間最為神秘莫測之地,怪不得師傅平時不讓他隨意下來呢?
如此步行總歸太慢,於是他輕輕一跳,躍上樹枝,兩臂輕展,腳踏樹梢,雙腿疾換,淩葉微步,在林頂的樹葉花枝上飛馳跳躍,翩然若舞。身旁湖水緩流,兩邊青山飛逝,樹林裏各種動物的叫唱之聲卻是此起彼伏,層出不窮,或高亢或低幽,或尖銳或渾厚,變化多端。聽得多了,他心裏也就不再驚訝畏懼,入山修真近十年了,未曾自由自在地下山,如今一身功夫,腰橫寶刀,身縱山穀,他反而有了一種英雄少年縱橫江湖的感覺。
又“飛行”了約半個時辰,雖然兩岸仍是山高林茂,水麵卻是遼闊起來,風大浪高,空氣清新,略帶腥鹹之味,而耳中卻傳來一個時斷時續的低沉的號角聲。
“我是不是要到東海了?”他心中自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