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巧舌(1 / 2)

憑著一口如簧巧舌,蘇世賢先訴說了自己滿腹無奈,又將京中說得天花亂墜,再將公主府說得金碧輝煌,自己言辭殷切,想要引導陶灼華興起隨他入京的心思。

陶灼華始終低垂著雙目,偶爾開口說幾句話,亦如空穀黃鸝,並沒有拒人千裏之外。她給蘇世賢行了個禮,認真說道:“京中百樣好,卻沒有母親與舅舅一家人為伴,夕顏還是願意留在青州府,等舅舅他們回來。”

陶家人一回青州府,也不過是陷入長公主囹圄之中,遲早會被解往京城。

蘇世賢不能與陶灼華明說,隻是長歎道:“你年紀小,容易被人所騙。你仔細想一想,舅舅若是真疼你,又怎會將你獨自留在府中?”

見陶灼華一幅想要反駁的模樣,偏偏尋不到合適的話語,蘇世賢微微一笑,繼續說道:“如今你雖然沒有母親,瑞安長公主可是每每提及當年舊事,心裏滿滿都是歉疚。她屢次催促父親接你們母女入京,奈何父親政事纏身,一直蹉跎到了現在,卻又與你母親陰陽兩隔。”

陶灼華輕抿著嘴唇,手上揪著團扇長長的穗頭,墨畫秋波的雙眸添了憤懣,她低低說道:“母親已然入土,舊事已矣,又何必再拿著亡人說話?”

蘇世賢尷尬莫辨,隻能將語調放緩,柔聲哄道:“你隨了父親入京,不但有父親陪在身邊,長公主必會拿你當親生女兒看待,梓琴也盼著有位姐妹做伴。”

陶灼華拿泥金白紗團扇半遮芙蓉麵,目光流轉間惋惜地一笑:“您說笑了,夕顏雖養在深閨,卻也知道郡主身份尊貴,如何敢與她做什麼姐妹。”

話語說得酸澀,蘇世賢卻敏銳地捕捉到陶灼華眸中一閃而逝的向往之情,忍不住心間歡喜。畢竟是個小女孩,若是動了去往京城的心思,接下來便十分好騙。

口不應心,蘇世賢重重點頭道:“做父親的難道會騙你一個小孩子不成?梓琴縱然身份矜貴,她與你一樣身上都流著父親的血,都是父親的好女兒。”

蘇世賢期待著陶灼華能感動漣漣,開口喚一聲父親。他等了許久,等來的依然是陶灼華淺垂的低眸。女孩兒纖瘦的雙手籠在雪緞裙寬大的袖間,端坐不動的身影到似是巍巍如山。

一個恍惚間,蘇世賢似是從她眉間瞧見一片肅殺,猶若數九寒天,全是冰冷之意。他打了個寒噤再凝神細看時,小女孩兒隻是無限傷感,蕭瑟地垂著眼瞼,那深濃的孤寂躍然寫在臉上,不諳世事的麵龐純真無限。

世間無限丹青手,一片傷心畫不成。

那年那月,陶灼華亦曾為這偽君子的假麵目打動,真心以為他對自己母女存了懺悔,不顧舅舅一家的挽留,心甘情願隨他回到了京中。

如今重活一世,瞧著他賣力地表演,又怎會再為他的惺惺作態打動?

見陶灼華隻是低頭不語,蘇世賢又命人奉上好些送與她的禮物。

前日送的紅木嵌銀盒子裏都是上好的綾羅綢緞、珍寶玉器。今次帶來的鬥彩纏枝花卉紋紫檀木匣子裏,是瑞安長公主特意命人預備的首飾,釵釧珠鏈、耳墜配飾、綴角禁步,應有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