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故人(1 / 2)

打從子時起,宮裏的鞭炮聲便沒個停歇。千門萬戶曈曈日,卻是分分秒秒昏亂著陶灼華思鄉念親的思緒。

陶灼華散下了賞人的銀祼子,再在小佛龕前為母親上了柱香,又求菩薩保佑陶超然一家平安順遂,便早早歇在了榻上。

除卻大年初一給仁壽皇帝與德妃娘娘和謝貴妃幾個各自遞了拜帖以外,陶灼華都以有孝在身為名,果真足不出宮。

德妃娘娘見陶灼華靈透聽話,心內便有些歉疚,時鮮的瓜果梨桃、點心糕餅到沒短著青蓮宮,三五不時便派人來送。如今見娟娘替陶灼華轉述想要出宮的請求,她略略鬆了口氣,心裏求之不得。

隻要陶灼華不與何氏兄弟聚首,她便與她沒有利害關係,依然是井水不犯河水。指了幾名侍衛相隨,德妃娘娘還體貼地與娟娘說道:“初一到初五,東西南北四條大街上都有花燈會,你隨著你家郡主好生轉一轉。依然是宮門落匙前回來,哪裏瞧得不盡興,第二日還可以再去。大過年的,本宮也不拘著她。”

得了這個恩典,娟娘喜不自勝,回來細細說與陶灼華知曉。陶灼華冰雪聰明,卻從德妃娘娘的話裏品出了一點不尋常的滋味。

皇子們進了臘月二十八便入宮過年,初五早晨迎了財神、吃了納福餃便可離宮。德妃娘娘賜自己的牌子,也是到初五那日收回。這裏頭陰差陽錯,難不成是叫自己躲著什麼人?

其實前世裏自己便算不得是何子岑的良配,及至何子岑高處不勝寒,葉蓁蓁父親從前的舊部對他陰奉陽違時,陶灼華隻能默然旁觀,卻使不上一點助力。

有一陣子德妃娘娘急得口舌生瘡,卻苦於後宮不得幹政。她雖然嘴上不說,心裏想必有些難過。

這一道出宮的對牌,難不成是想要隔絕自己與何子岑的楚河漢界?陶灼華深知她想與何子岑重新走到一起,未來的路並不平坦,到沒有多少感懷,反而理解德妃娘娘這片愛子情切的苦心。

她不露一點端倪,歡歡喜喜接了牌子,換了身略鮮亮些的吉衣,便叫菖蒲與忍冬守家,自己隻帶著娟娘與茯苓出了宮門。

街市上熙熙攘攘,節日的氣息濃重,好些個店鋪、菜館都不打烊。陶灼華大包小包買了不少東西,亂七八糟堆在馬車上,依然於午間時分來到都一處用餐。

掌櫃的瞅人不備進來請安,恭恭敬敬喚了聲表小姐,又將老管家留在這裏的一千兩銀票再並些散碎銀子呈給陶灼華。

他躬身說道:“陶總管久等表小姐不至,年前悄悄回了大裕處理些產業。隻怕表小姐手裏不寬裕,特意留了些銀子。銀票您自己留著,那些個碎銀子是給表小姐賞人使,若不夠了隻管命人來取。”

兩次與老管家接頭不遇,陶灼華心間有些遺憾。她淡淡望著掌櫃的說道:“前次交待的事可有結果,老管家還留下什麼話?”

掌櫃的再從香袋裏取出張紙條,彎腰遞到陶灼華麵前,堆著笑臉說道:“老管家吩咐,若見到表小姐便將這個呈給您。您前次吩咐的事老管事已然辦妥,人早便安置妥當,就住在紙條上頭寫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