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蓁蓁瞧著何子岑默默駐足,芳心一時悸動,她輕撫著身上嬌嫩的鵝黃束裙,對自己峨眉青黛的容貌極有自信,才敢出聲招呼。滿以為用了最恰當的借口,請何子岑替自己攀折幾枝榴花,不承想何子岑依然拂袖而去。
榴花如火,紅雲漫天,卻不見其間的黃衫少年。葉蓁蓁苦恨在心,不曉得該埋怨誰,隻拿鵝黃的繡鞋狠狠輾過地上的落花,將它們零落成泥。
這一個五月初十,除卻葉蓁蓁的失意,便是陶灼華最難過的生辰。
沒有親人們的祝福、沒有何子岑的陪伴,除卻內務府依著份例送來了賀儀,便是仁壽皇帝與德妃娘娘派人送了些禮物。葉蓁蓁依舊不肯撕破麵皮,送了幅她自己繡的桌屏,陶灼華便也來者不拒,還留她吃了壽麵。
晚間擺了桌素席,娟娘領著闔宮的人給她磕頭,總算讓陶灼華感受到些從前的溫暖。她請娟娘將壽麵分送給大家,又每人賞了兩個銀祼子。
陶府裏不缺錢,她從來沒有過那些奴仆們為著討生計的舉步維艱,卻更能體會他們的辛勞。倘能拿錢買到些歡樂,她寧願瞧著闔宮的人都能安樂知足。
小太監和子接了她的賞賜,咧著一張嘴露出歡喜的笑容。他向陶灼華深深鞠躬,趕緊將兩個銀祼子裝入口袋裏。
和子與陶灼華也算有緣,去歲寒冬臘月隨著謝貴妃去皇家寺院祈福,謝貴妃故意與陶灼華說早了時辰,讓她們主仆等在外頭,是和子悄悄將她們領進抱廈裏烤火,還替他們斟了熱茶。
滴水之恩將湧泉相報,陶灼華依托著德妃娘娘在宮裏站穩腳跟,第一件事便是求了德妃娘娘,將當日那個肯雪中送炭的小太監要到自己宮裏。
曉得和子家有老父病骨支離,急須拿銀子買藥治病,陶灼華請娟娘送了五十兩的銀票給他,幾乎頂了一個尋常百姓家裏整年的嚼用。
和子未曾想過自己舉手之勞結了這個善緣,暗喻自己跟對了主子。打那之後更把青蓮宮當成自己的家,做事勤快麻利不說,又極中伶俐聰慧,這幾個月下來,到儼然有了幾分掌事的樣子,協助娟娘將青蓮宮打理得井井有條。
五月天氣漸暖,和子領著幾名內侍重新規整青蓮宮內的花草,將後頭的荒地墾出,植了幾株金銀花,辟成一個小小的花園,又替陶灼華搭了秋千架,齊齊整整種了些蘅芷杜若之類的香草,以待夏日驅蚊來用。
娟娘是瞧著陽光正好,自己在窗下裁著雨過天青的素色窗紗,又指使著菖蒲與茯苓幾個翻曬冬衣被褥,再命小丫頭們漿洗衣衫,把裏裏外外都換上玉簟枕席坐墊,順帶將扇篋尋出,把裏頭的扇子都拿出來晾一晾。
廊下搭了張涼榻,罩著天水碧的青紗,陶灼華握著卷書懶懶半倚半坐,楸楸趴在腳踏上打著瞌睡,原是一幅歲月靜好的模樣。
忍冬不情願被娟娘支使,不甘心地將手上抓的果子放下,滿臉不願地說道:“如今德妃娘娘體恤咱們,明明要多配幾個宮人,娟姨您隻是不收。小姐的衣裳首飾還打點不過來,哪有功夫做這些個力氣活,這是故意排揎咱們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