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賊心(1 / 2)

宮中人大約心有七竅,從不正麵對敵,似這般敲山震虎的招式有心人一看便明。對於謝貴妃越來越多地想要染指朝堂,甚至左右儲君的人選,仁壽皇帝心間已然有了些厭惡。

他接了德妃娘娘遞來的茶碗漱口,和煦笑道:“前次要你查的先皇後罹難之事,可有眉目?”

德妃娘娘麵上一紅,惴惴說道:“臣妾無能,大約要辜負聖恩。因是年久日深,又添了許多難度。臣妾這裏偶然尋到些許當年的線索,可惜總是晚了一步,提前便給人掐斷。”

水至清則無魚。能將痕跡抹得幹幹淨淨,本身便說明了有著問題。仁壽皇帝平靜地吩咐道:“不打緊,已然過去經年,也不急在一時一刻,你私底下悄悄地費心,隻莫大張旗鼓,反而讓對方起了戒心。”

德妃娘娘諾諾應著,體貼地為仁壽皇帝續茶,隻自己微不可查地歎了口氣,並沒有埋怨的意思。仁壽皇帝卻曉得因著謝貴妃這一鬧,她著實有些氣不忿。

事關儲君之選,仁壽皇帝不能與後宮婦人閑談,也不便給德妃什麼承諾,便便就昨日的事安撫了幾句:“昨日是陶灼華母親的忌日,她若真在自己宮裏燒幾張紙錢,也算不得什麼大事,偏就顯得我大阮後宮無法容人,連小姑娘埋下的花囊也要掘地三尺。你貴為四妃之首,素以馨德淑婉服人,往後不要讓旁人再受這種委屈,好生琢磨琢磨朕的意思。”

明為教誨,實則敲打長春宮的謝貴妃,最後那句話又說得滿是玄機。德妃娘娘幾番品味之間,果真又琢磨出點兒旁的意思。若說在後宮被仁壽皇帝稱為旁人的人,除卻陶灼華,大約還有一個六公主何子嵐。

當年何子嵐姐弟在宮中私祭亡母葉馨,被謝貴妃察覺,各自領了十杖之責。雖說謝貴妃當日統理六宮,這對姐弟又確實有錯在先,然而拿著廷杖之刑對付一對本該是金枝玉葉的孩童,總讓人於心不忍。

何子岕本是男兒,不過受些皮肉之苦,何子嵐纖纖弱質,當年確因此大病了一場。礙著仁壽皇帝並未發話,德妃娘娘雖然心裏疼惜,也不過私底下命人請了太醫院的禦醫,反被謝貴妃譏笑多管閑事。

現如今,仁壽皇帝竟是舊事重提,顯然曉得自己當年對那一對姐弟施過援手。

君意難測,德妃娘娘有些惶恐地笑道:“幾年前的瑣事,陛下當真明查秋毫。”

仁壽皇帝笑道:“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朕若連後宮裏發生的事情都理不清,還談什麼叫我大阮海晏河清。今日也是閑聊,與你說幾句心裏話。你素昔以德服眾,從不愛搬弄事非,朕很喜歡你這個性子。”

用罷早膳,仁壽皇帝還要去禦書房裏處理些政務,便拍一拍德妃娘娘的肩膀笑著離去。德妃倚著大迎枕坐在臨窗的大炕上,又將兩人方才的對話琢磨了半晌。

自打上元佳節的宮宴上何子嵐驚鴻一現,得了仁壽皇帝的賞賜,闔宮裏本以為那首《春江花月夜》會成為她得到仁壽皇帝關愛的契機,未承想帝王恩深,也隻在一念之間,何子嵐打那之後又再次沉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