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一章 送行(1 / 2)

十指連心,更何況骨肉至親,陶灼華深深理解陶春晚的惶恐。

她不便說得太多,隻輕輕環住陶春晚的肩膀,將她擁在自己懷中,認真地保證道:“表姐,舅父有舅父的打算。我相信吉人自有天相,咱們隻管敬候佳音。更將家裏打點得妥妥帖帖,讓舅父沒有後顧之憂。”

素日都是陶春晚照料著比自己小上兩三歲的陶灼華,今夜陶春晚心間格外彷徨,到將陶灼華看做了支撐。她眸間有著星星點點的淚光閃爍,聲音抖抖地說道:“灼華,我不但擔心父親,還擔心阿西。若是此戰打響,阿西必定會衝在最前頭。”

阿西隨著阿裏木浪跡天涯時已然記事,他親眼看著母親與哥哥倒在自己身旁,對胡裏亥的仇恨時刻銘記在心,早便卯足了勁。

心懷複仇之誌的少年幾乎將所有的時間都花在對武器的研究上,想要助父親複國一臂之力。他與陶春晚分手時,空懷滿腔愛意,卻一直不曾開口。

陶春晚曉得阿西的心思,此戰不能成功便須成仁,阿西那時不說,必然是不敢保證自己能活著回來,不願留給陶春晚太多的牽掛。

隔著玉簪白的寢衣,陶灼華感受到自己臂上陣陣溫熱的濕意,原是陶春晚的淚水悄然落下,漸漸漉濕了她寬大的衣袖。

“表姐,既有戰爭便必定會流血流淚,我不敢同你保證什麼,隻能告訴你形勢遠比阿裏木與舅父從前的設想樂觀。”陶灼華寬慰著陶春晚,同時也將這話說給自己聽。

兩個女孩子不再說話,各自將目光投向外頭悠悠遠遠的夜空。期待與希冀同時升起,既盼著日子過得太快,霎時便圖窮匕見,身畔的親人會有所傷亡;卻又期待那天快些來臨,早一日塵埃落定。

青龍果然沒有耽擱行程,臘月二十四一早便悄然南下大裕,陶灼華也未曾拖延,即刻便給蘇梓琴寫了封信,交由鴻臚寺館走官府的線路一直送進大裕皇城。

前世的冤家陰差陽錯成為成為今世的莫逆,陶灼華通篇的問候裏夾著唯有兩姐妹才能讀懂的暗語,青鳥殷勤飛向蘇梓琴的案頭。

通過和子傳話,除夕那一晚,陶灼華又在九曲竹橋的大青石畔約見何子岑,將四月阿裏木舉事的確定日期告訴了他,要他提早安排清風與明月在波斯的行動,務必助阿裏木一臂之力。

此前認真地對著輿圖研究了多日,又結合前世洞窺的先機,何子岑已然篤定若胡裏亥敗北,他最明智的選擇便是經由離著波斯皇宮不遠的易水河畔逃生。

易水河畔的下遊魚龍混雜,各方商賈與江湖人物齊聚,當是隱匿行藏的好地方。他從這裏既可遠遁西洋,又可北上邊塞,到時便如蛟龍入海插翅難尋。

何子岑飛鴿傳書,曉諭清風與明月暗地調動幾百人分批潛入波斯,不必參與宮廷的戰爭,隻阻在易水河外,想要無聲無息斷去胡裏亥的後路。

幾下裏分頭行動,各自急鑼密鼓的布置。陶超然風塵仆仆歸來,未及多留些時日,又將風塵仆仆離去。他隻告訴黃氏有緊要事處理,大年初一下午便帶著鬆濤與雲海,由雲掌櫃那裏了幾個暗衛護送,一行人悄然往荒島進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