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九章 老奴(1 / 2)

對於何子岕提出的要求,李隆壽自是不做答複,而是吩咐禮部的官員酌情去辦。禮部的官員情知對方的要求在情理之中,也隻得寫了奏折遞上去。

豈料想瑞安那幾日正在惱恨仁壽皇帝的國書與陶灼華送來的繪像,官員們連著遞了兩次折子都是石沉大海,隻得請何子岕再稍待兩日。

何子岕情知對方有意怠慢,他不以為意,反而和煦笑道:“想是殿下日理成機,一時沒有空閑。橫豎長公主殿下芳辰在即,本王耐心等待便是。”

幾位與何子岕接觸過的大裕官員聽得何子岕如此替對方開脫,與他們相處時態度又極為謙遜,不覺對他存了些好感,到願意一力為他周旋,再上了一次折子。

何子芥啟程在先、黑衣客落網在後,因此他並不曉得仁壽皇帝的信與陶灼華傳來的繪像惹惱了瑞安,更遷怒到自己身上,才故意遲遲不見。

若不是心有所求,何子芥根本不願領這趟差事。他來大裕的目的可不單單是想替仁壽皇帝為瑞安賀壽,而是一心一意要見見這位與許長佑聯絡多時的真人。

有些想法一經生根便如野草蔓蔓,何子岕情知自己有些異想天開,卻還是擋不住那蔓如野草的想法在心裏長得鋪天蓋地。

不去試一試,總歸帶了深深的遺憾,何子岕想要憑自己的能力去搏出一方晴空,也叫仁壽皇帝瞧瞧他並不遜於自己那幾個兄長。

因此,苦苦等待之下,那個遲遲不見的人便顯得至關重要。

情知心急吃不得熱粥,既是到了大裕,便是礙於情麵瑞安也須出麵,他便不急不躁,安靜地待在鴻臚寺館裏修身養性。

費嬤嬤這幾日繳械了瑞安麵前的差使,一門心思隨著蘇梓琴預備瑞安五日後的生辰。她熟知瑞安的喜好,又一心一意幫著蘇梓琴,因此宴會的準備十分順利。

蘇梓琴將禦花園裏水榭對麵的小戲台重新布置,又命人早傳了吉慶班進宮待命,擇了些喜慶的戲文命他們好生預備。費嬤嬤則替她分憂,幫她定下了宴席的菜式與宴會上的桌椅器皿,叫蘇梓琴十分省心。

蘇梓琴與費嬤嬤敲定了宮宴上鑲有金黃團花瑞雲紋的大紅漳絨圍屏,就著沉香端上來的蓮子羹飲了兩口,瞅著個空檔與費嬤嬤閑話了幾句。

她見老婆子興致不方,便故做關心地問道:“這陣子忙得腳不點地,到忘了問訊嬤嬤一聲,忍冬如今可比從前好了些?嬤嬤您是個有主心骨的人,也能替她打算幾分。更何況如今養在自己父母身邊,隻要費心調理,總有恢複的一天。”

千裏迢迢為自己把親生的孫女兒帶回國,費嬤嬤早承了蘇梓琴這番情誼。又見對方並不曾將人送至便撂開手,而是打從忍冬歸國,前前後後派人送了好幾回銀子,顯見得真心掛懷,到比自己跟著的那個主子強了許多。

費嬤嬤歎息道:“承蒙皇後娘娘您一直掛念著忍冬那麼個奴婢,老婆子替她請了最好的郎中,如今一直吃著安神的湯藥,比初回來時安靜了幾分。有時候瞧她的眼神,也好似能認出自家的人,偏是從不開口說話,到叫人心裏沒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