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六章 佳期(1 / 2)

及至何子岑做了帝君,他與陶灼華依然處處受人牽製。

最後何子岑請得德妃娘娘以太後的名義下旨,也隻得封陶灼華為宸妃,賜居舊居青蓮宮中。後宮無人與之爭寵,隻是大阮中宮之位依然虛懸。

有滿足、也有遺憾。前世的她與何子岑彼此都小心翼翼經營著這份看似輝煌的戀情,其實卻是煙花易冷、琉璃易碎。因為不曾完全打開心扉的兩個人,都對對方有著多多少少的隱瞞,那份感情縱然再真也無法圓滿。

陶灼華懷舊暢今,瞧著幾十隻托盤上頭琳琅滿目的珠寶首飾,還有各色錦緞布匹,便能查覺得到黃氏一片苦心。她拿手繞弄著嫁妝擔子上喜氣盈盈的小銀祼,瞧著滿眼的琳琅滿目,禁不住滿心感激。

將一縷被風吹亂的絲發重新籠至鬢前,陶灼華衝著黃氏輕輕下拜:“舅母,灼華何其有幸,有您與舅舅這樣的親人。”再轉身陶春晚,陶灼華實心實意說道:“表姐,難為你這樣處處替我費心,灼華真是十分感激。”

“一家人說得什麼兩家話”,黃氏拿了塊軟布,輕輕擦拭著第一隻托盤裏仁壽皇帝賜下的那尊尺許高的羊脂玉觀音大士像,慈愛地說道:“都說甥舅是隔不斷的親情,打斷骨頭還連著筋。我這做舅母的沒有多大本事,便盡自己的能力替你預備齊整,隻望你往後的日子平安順遂。”

陶春晚的性子最是雷厲風行,並不曉得陶灼華此時感慨良多,隻風風火火催促道:“莫說這些酸話,瞧完了便趕緊回去預備著七大姑八大姨的人過來給你添妝。幸好咱們家的親戚不在,若不然今日陶家的門檻還不曉得要怎麼被磨光。”

“你這丫頭便是牙尖嘴利,阿西平日也不曉得管管你。”黃氏佯怒地拿帕子去甩女兒的額頭,卻又衝陶灼華說道:“灼華,舅母是個粗人,比不得你母親識文斷字。若有哪裏預備得不周,倘或你哪裏不喜歡,一定要提點舅母。莫叫太子殿下瞧了不像,白白給你丟了人。”

幾句話說得陶灼華淚盈於睫,忍不住便將頭埋向黃氏懷中。三人尚未走到陶灼華的閨房,便有婢子匆匆忙忙過來傳話:“夫人,表小姐、大姑奶奶,清平候夫人領著府上兩位姑娘,約著一班誥命夫人與姑娘們過來,說是替咱們表小姐添妝,馬車已經進了門。”

清平候夫人是何子岑的姨母,亦是候門權貴,慌得黃氏忙道:“了不得,這還真是說曹操曹操就到,我先去垂花門迎人,春晚趕緊陪著灼華回去換身衣裳。”

三個人兵分兩處,陶灼華回房匆匆換了件銀紅色彩繡金玉滿堂的綴珠長帔子,黃氏便陪著清平候府人等四五位誥命有說有笑地進了門。

各府裏來的姑娘們三三兩兩隨在自家長輩們身後,有與陶灼華相熟的便上來寒暄,有些並未見過的便往旁邊一站,等著旁人為自己引見。

清平候夫人與陶春晚和陶灼華都是舊識,其餘的幾位公府夫人或有見過、或有並不熟識,清平候夫人便一一向兩人引見,自有婢子前來奉茶,又是一番契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