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六章 重歸(1 / 2)

蘇梓琴有些不舍地自晟兒身畔走開,招手喚芸香捧上一隻紫檀木填漆描金的龍鳳呈祥錦盒上來,再將眾人揮退,這才把東西遞與陶灼華。

“雨濃與何子嵐成親之時,我與壽兒已然離開,這是我準備的賀儀,便以你的名字送給他吧。”蘇梓琴與陶雨濃是前世的好友,今生卻隻維持著泛泛之交。

回思蘇梓琴所述,前世裏陶雨濃為給自己留一條生路,不得不委身瑞安石榴裙下的屈辱,陶灼華眼中亦是波光淋漓。

她接錦盒打開來看,裏頭是一條以金縷線穿成的羊脂玉帶,上頭精雕著一品清廉的紋樣,當是送給陶雨濃所用;再便是一對羊脂暖玉的鐲子,美玉濕潤如水,觸手便就生溫,該是送給何子嵐的東西。

陶灼華輕輕闔上蓋子,衝蘇梓琴澀聲道:“這份禮物委實太過貴重,我雖曉得你的心意,又如何能假借你的名聲?”

蘇梓琴臉上微有遺憾,更多的卻是笑容。她輕撫著身上海棠紅蘇繡宮衣間層層繁繡的花朵,淡然說道:“對一個人的好,難道還非要強製對方授受不成?雨濃前世淒慘,我滿心樂見他今生的幸福。便隻是遠遠觀望,也是我這做好友的一份心意,又何必徒增他的困擾?”

幾句話裏到有些禪機的味道,陶灼華亦感覺十分有理。她將抽盒收好,鄭重說道:“如此便卻之不恭,我給雨濃準備的隨禮可算太過貴重了。”

姐妹兩人今次話別,雖然離情依依,到底前路坦蕩。

夏去秋來、北雁南飛,幾場秋雨之後便又是漫長的嚴冬。

青蓮宮重修完畢,已是皇後之尊的陶灼華終於攜晟兒住進舊居。從前的坤寧宮裏承載著先帝太多的回憶,又多了許馨那座被金屋藏嬌的宮殿,便依舊將它重門深鎖,給何子嵐留了一個哀悼亡母的地方。

曆經了三代,更兼著大赦天下,許家的舊案再無人翻起。何子嵐清清白白嫁入陶府。陶家為小夫妻新修的園子與舊宅間隻以一道月洞門分融,平日並不上鎖。

何子嵐雖無封號,卻是實至名歸的金枝玉葉,本不用給黃氏晨昏定省,然而她敬慕黃氏之心並無虛假,每每願意在晨昏午後過來陪著婆母小坐,婆媳兩人閑話家常,關係難得的融洽。

陶超然依舊奔波在三國之間,擔著大阮礦藏、武器之類的采買,做成了名副其實的皇商。

陶家有烈火烹油之勢,卻絕無仗勢欺人的做法,做買賣講求的是公平、公正、守法,更兼著陶超然為人格外磊落大氣,絕不叫與自己做買賣的人吃虧。被遠遠近近的商賈一傳,竟有了俠義之名。

來年春暖花開之際,小晟兒已經開始牙牙學語。何子岑每有空閑,便攤開三字經頌給他聽。小晟兒雖是不懂,聽著父親溫柔慈醇的聲音,到是時常發出清脆歡快的笑聲。陶灼華瞧著這搞笑的父子二人,便時常有些歲月靜好的感慨。

曉得陶灼華生下兒子以後,葉蓁蓁還曾托人送來了幾樣針線,卻沒有隻字片語。這一把慧劍斷去情絲的人也算大徹大悟,沒有在淤泥中陷得更深,而是自此但求清涼世界,不問娑婆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