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獨家發表晉-江, 保護原創,支持正版,從我做起。 世宗皇帝李長聿, 不單是整個大秦最傳奇的帝王, 便是放在漫漫曆史長河之中跟曆朝曆代的君王相較, 亦不遑多讓。而其中最為人稱道者,便是他的長壽。
他是古往今來第一個活過了一百歲高齡的君主, 在位七十年。因為活得太久,甚至熬死了兒子孫子一大批, 就更不用提妻子了。
自永初五十六年貞全皇後劉氏亡故,世宗並未再立新後,整個長安宮就空置了下來。及至宣宗繼立, 長安宮雖迎來了新的女主人,但因為宣宗荏弱,趙太後也不是強勢之人,這座宮殿始終並不熱鬧。等她移居曆代太後頤養之地萬年宮,這座長安宮就徹底空置了。
張德是宣宗繼位之後跟著入宮的, 這其間種種變化, 自然都在他的眼中。
細細算來,這是三十年來,長安宮頭一回這樣熱鬧。
隻看這份熱鬧,便可知道這座宮殿的主人在宮中的地位與行事風格。
在張德看來, 越皇後與趙太後是截然不同的個性, 雖然年輕, 卻是心明眼亮,所有的事都看在眼裏。這樣的主子,自然不大好糊弄,但要張德來說,他卻更喜歡這種行事。
因為在她手下做事爽快、敞亮,隻需要全力以赴,不用去考慮各種權衡,更不用擔心會有什麼無法承擔的後果。
這是一位能擔事的主子。
所以他此刻內心的激動,並不少於此前遞了折子入宮,被允許親自過來給兩宮太後請安之時。
自從來寶倒台之後,又帶出來了一串人,宮中各個緊要的位置竟是空了一大半。但凡是稍微有心的人,必然都會對這些位置產生一點想法,張德也不例外。
然而皇後卻並沒有立刻提拔人上來填補這些空位。
張德自然看得出來,皇後這是有意考察。也就是說,一旦被她選中,那就不會是過渡時期的臨時人選,隻要能做好事情,就可以在那個位置上做下去,若做得好,升遷自然也是應有之義。
而現在,應該就是這個考察的重點了。——前幾日萬年宮傳出的消息,兩宮太後要在二月初八浴佛節出宮前往大覺寺禮佛。這樣的大事,自然要有人安排打點,還要有人隨行侍奉,對想出頭的人而言是個最好的機會。
今日這番熱鬧,隻怕也有大半是為此。至少張德目前已經看到了好幾個熟人進入了長安宮,然後又一臉喜色的離開。
按理說,越早見到皇後,便越是有利,畢竟位置隻有那麼多,來得越晚機會越少,但張德卻並不緊張。這不是因為他是得了皇後懿旨才等在這裏,更是因為自己懷中的那份東西。
正思量間,張德便見又有人進了長安宮的打門。
他眯了眯眼睛,第一次生出重視之意。因為進去這個人是薛進,如今的內常侍,宮中傳言最有可能接任中常侍這個位置的人。而張德更清楚,之前扳倒來寶那件事裏,自己固然出力不少,但這薛進做得更多。
就在這時,他看到一個約莫十來歲,臉圓圓看著十分討喜的小內侍朝自己走了過來,“皇後娘娘傳召張總管入見。”
竟是跟薛進一起?這個念頭在心裏一轉,張德點頭道,“有勞。”
“不敢。”小內侍側過身,讓張德走在了前麵。
距離很近,張德也沒有搭話的意思,隻在走到宮門口時,輕輕整理了一番衣冠,確認沒有問題,這才提步入內。
一進殿內,暖融融的熱意就撲麵而來,將他整個人裹住。張德熟練的繞過外麵皇後接受命婦朝拜的正殿,轉入了旁邊的偏殿。這裏的布置很家常,但張德並未因此疏忽,鄭重的磕完頭,得到了一個座位。
這也是越皇後與旁人不同之處,大部分主家在見下頭的人時,便是賜坐也都是矮凳、繡墩之類,而下人也往往不敢坐實了,往往隻坐一半,表示慎重。至於深宮之中,多的是跪著回話的。但皇後卻是在下首擺了一溜的椅子,不論回話還是議事,一律都坐著。
張德在第二個位置坐下,抬頭就對上了薛進笑眯眯的臉,便也笑著點了點頭。便聽得皇後道,“你們想來都認識,寒暄的話就不多言了,我讓帶的東西呢?”
兩人又連忙站起來,將懷裏揣著的東西取出來,交給過來接的內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