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懷書一言不發,又發給她一份文件:“這篇才是景曼華寫的。”
如果說剛才那篇報道讓田小梨憤怒,那麼這篇報道就讓她出離憤怒了,也讓她理解,為什麼她說要向黎曼華學習,柯懷書會欲言又止,一副不以為然的態度。
這是一篇後續報道,名叫《尋找“失蹤”的女兒》,報道發表在兩個月之前,距離邰招弟案子發生的時間,已是十年之後。
十年之後,當年被判刑入獄的親戚們,包括邰招弟的父親都出了獄,他們不約而同,又或者是私下裏約好地開始做同一件事——尋找讓他們坐牢的罪魁禍首邰招弟。
他們找到當年辦案的民警,以各種借口各種方式來探問邰招弟的消息,被民警拒絕後,有的人破口大罵,有的人打滾撒潑,也有人轉身出去,換一種途徑來尋找。
其中邰招弟的親生父母,是鬧騰得最凶,也最鍥而不舍的一對。
母親堅稱當年的案子辦錯了,是邰招弟嫉妒父母疼愛弟弟超過她,想出這個惡毒的法子來陷害父親和親戚。
那些剛剛出獄的前罪犯,也各有各的說法,總的來說就是一句話,他們沒有犯法,是邰招弟陷害了他們。
當年的班主任已經退休,有人找到他家裏,威脅利誘要他交待邰招弟的下落,班主任不堪其擾,無奈之下悄悄搬了家。
邰招弟的父母和親戚村人們折騰了半年多,沒有找到邰招弟的下落,也就慢慢死了心,就在這時,一個“伸張正義”的人出現了。
景曼華。
聽說了這件事,景曼華找到邰招弟的父母,出示自己的記者證,提出采訪他們,幫助他們找到“失蹤”的女兒,還他們一個“真相”。
邰家父母欣然答應。
在報道中,黎曼華用充滿悲憫的口吻,描述了這些親戚和村民,他們出獄後堪稱“悲慘”的生活。
在她的筆下,這些“老實人”經受了莫名的牢獄之災,在獄中吃盡了苦頭,無論如何都想不通,雙方無冤無仇的,為什麼邰招弟要陷害他們,出獄後,因為有前科又與社會脫節,他們幾乎無法生存下去。
在黎曼華的筆下,這些“可憐的人”隻有一個“卑微”的願望,他們想找到當年那個“陷害”他們的孩子,當著她的麵,親口問一問,她為什麼要陷害他們。
而邰招弟的父母,更是聲淚俱下,表示如果找不到邰招弟,下半輩子活著也沒什麼意思了。
在這篇報道的中間部分,附上了兩張照片,分別是邰招弟少女時期的生活照和證件照,照片十分清晰,田小梨一眼就能認得出來,照片上的少女跟她的鄰居邰英,就是同一個人。
這篇報道出來之後,立刻爆火,取得了幾百萬+的閱讀,點讚超過十萬+,各個媒體瘋狂轉載,無數網友在下麵評論,眾口一辭地唾罵邰招弟,讓她快點滾出來,給所有人一個交待。
當然,偶爾也有理性的聲音,不過很快就被罵聲淹沒了。
網絡上掀起了一股尋找邰招弟的盛大狂歡。
田小梨明白了,為什麼黎殊記憶裏的邰招弟,最近忽然發生了極大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