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不知所蹤(1 / 2)

容劍點頭:“小夏出事時,淩小冬在外地上大學,得知女兒出事,淩臘根第一時間帶上饒秋蘭趕去華城,不想在車站等車時遭遇車禍,淩臘根當場死亡,親眼目睹丈夫慘死的饒秋蘭,加上女兒又出了事,精神一下就崩潰了,淩小冬到華城後也沒顧上去處理妹妹的事情,直接趕回了清遠縣。這個時候他被送進了醫院的母親已經神智不清,他在照顧母親的同時,抽空回家處理了父親的後世。領走了肇事司機賠的一大筆賠償金後,他一個人去了華城。當時是冬天,天氣非常冷,路麵結冰,為免發生交通事故,縣城到鄉下的公交車全停運了。對了,淩臘根當時就是被迎麵開來的控製不住打滑的車輛撞死的。

“據淩小冬本家一位大伯淩水根說,因為公交車停運,沒辦法出門,他便打算讓淩小冬等天晴再陪他去華城處理小夏的事兒,沒想到第二天一早淩小冬就不見了。據說有村民在村口看見淩小冬往清遠縣城的方向走去,他們猜他應該是等不及天晴,步行去了清遠縣城。這個過程中耽擱了不少時間,這應該是小夏出事後她的家人遲遲沒有到場的原因吧。淩小冬走後過了四五天天就晴了,淩水根以為淩小冬會把小夏的骨灰運回淩家莊,沒想到一直等到大年夜也沒見小冬回來。他非常擔心小冬會因為小夏的死和城裏的人鬧矛盾,和村長商量後,由村長為由,帶著幾個小夥去華城找小冬。沒想到到華城打聽後才知道小冬十來天前就領走了小夏的骨灰和遺物。他們又馬不停蹄地趕回清遠縣饒秋蘭住院的醫院,才發現饒秋蘭也不見了!”

“然後呢?”一顆心被緊揪著的穆語追問。

“然後?然後他們就再也沒有見過饒秋蘭和淩小冬母子。有人說淩小冬在帶母親求醫的路上母子倆一起出了車禍,也有人說淩小冬因為對生活絕望,帶著精神失常的母親自殺了,也有人說淩小冬怕帶母親回淩家莊會讓她觸景生情加深病情,所以帶她遠走他鄉,甚至還有外村的人說看見他母子倆在異鄉乞討為生。總之從那以後他們母子倆就杳無音訊,生死未卜。”

“如果出車禍或自殺的話,交通部門會聯係他老家的人去處理後世吧?”穆語不願相信這兩種可能。

“如果知道死者的身份,肯定會聯係親友去處理,要是不知道死者的身份,那就未必。”

穆語微微搖頭:“我不太相信自殺說。鄉下的人都講究落葉歸根、入土為安,他父親又葬在淩家莊,如果他真的因為對生活絕望而想帶母親自殺,應該不會選擇死在他鄉。不過話又說回來,也許他給母親看病錢都花光了,沒有回來的路費也沒準,又或者還留有錢、但又因為沒辦法治好母親的病,自覺沒臉見父親,所以情願死在他鄉也未必沒有可能。”

“對了,淩水根還向我提供了一個線索,清遠縣有在冬至那天為先人墳墓挑土整墳再祭掃的習慣。自淩臘根死後,淩小冬就再沒回家淩家莊,到第三個年頭時,淩臘根的墓地不但長滿了雜草,連墳頭都快平掉了。淩水根估摸著淩小冬不會回來了,那年冬至喊了他兩個兒子帶上簸箕鐵鍬準備去給淩臘根整整墳墓,意外發現那墓碑前有燒過紙錢的痕跡。”

穆語驚喜:“淩小冬回去了?!”

“應該不是他。因為墓碑前有一個刻了他的名字的骨灰壇。”

“刻了他的名字?!難道他,他真的死了?!”

“骨灰壇上一共刻了三個人的名字:饒秋蘭,淩小冬,淩小夏。不過淩水根發現骨灰壇時,壇子已側翻在墓碑前,裏麵隻有一點點灰,他們在離墓碑一米開外的地方撿到了蓋子,估計壇子是被什麼小動物碰翻的,那片墓地是風口,秋天一過風就特別大,壇子裏的骨灰被風吹掉也正常。”

“那個骨灰壇還在嗎?”

“淩水根認為那個骨灰壇是饒秋蘭母子仨的,認為是淩小冬托朋友送回來的,為了讓這母子仨能入土為安,他把骨灰壇四周的泥土刮了一層裝進壇子裏,然後挑了個吉日給淩臘根開了棺,將骨灰壇放進了淩臘根的棺木之中,算是讓他們一家四口團圓了。我本來想開棺看看那個骨灰壇,但是淩水根堅決不同意,他說鄉下人最忌諱開棺,亂開棺必定會招來橫禍,輕則全家受害,重則連累全村。上次開棺是因為他們那邊的鄉下習俗:白頭偕老的夫妻死後一定要合葬在一起,否則子孫後代夫妻會不和睦,死者的鬼魂也會在地下不得安寧。因為饒秋蘭和她兩個孩子的骨灰裝在一起,沒辦法分開,隻能把他們葬在一起。這種情況下的開棺不但不會有事兒,還會連帶所有人一起興旺發達。入鄉隨俗,怕引起淩家莊村民的反感,我也就沒再提開棺的事兒,何況我覺得那個骨灰壇也不是什麼有用的線索,根本不能證明淩小冬和饒秋蘭真的死了。”

“你懷疑他們沒死?這個骨灰壇隻是個幌子?”其實穆語心裏也有這種猜測,隻不過是憑空猜測,毫無實證。

容劍點頭:“那骨灰壇裏裝的應該是饒秋蘭和淩小夏的骨灰,淩小冬應該沒死,那個送骨灰壇回來的人應該就是他!換句話說,他帶母親離開華城時,一直把小夏的骨灰帶在身邊,母親去世後,他把她倆的骨灰裝在一起送回了淩家莊,沒了牽掛的他開始謀劃這場報複性的連環殺人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