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單於鄉第一餐(1 / 2)

“嘿嘿,書 記,”裴文華接過話茬,“那房子在鄉政 府重建之前,是單於鄉最好的建築物,一般人誰買得起?再說了,就算買得起,拿來做啥?”

高盛也一個勁咂舌:“那房子現在也成了供銷總社的累贅,扔還扔不起,賣還賣不掉,都愁死了!”

正說著話,胡同裏竄出一個黑影,砰的撞在外側的呂春來身上,一個小東西遠遠的滾出去。劉楓定睛一看,卻是一個光腳的孩子,短短的頭發,亮晶晶的眼睛,衣服褲子都是補丁摞補丁,倒還幹淨。

隻是,這深秋的北方,穿秋衣還有一點涼意,那孩子單薄的衣衫不說,那雙光腳板,都讓人看著涼到心底。小孩子一撞之下,一屁股蹲坐在地上,沒顧得上看撞到了誰,眼神就跟著那個滾出去小東西跑了。

那孩子蹭的站起來,幾步攆上去,拾起小東西,原來是一個玉米麵窩窩頭!孩子小手拍打拍打窩頭,撕下粘上塵土的外皮,卻沒舍得扔,回手丟進嘴裏,讓劉楓看的目瞪口呆!

呂春來看清那孩子的模樣,也沒計較,歎口氣,說道:“這孩子叫劉忻,父親82年春天得病去了,和她媽媽生活在一起,除了一點薄了地種點糧食,家裏沒什麼其他收入,全靠鄉裏鄉親的接濟。”

劉楓心底一痛,改革開放都十餘年了,竟然還有這樣的赤貧,他感覺心裏有點堵:“我看李主任做飯還早,要不,我們到劉忻家去看看?”

三個人互相看看,都沒有反對,劉忻的家還要往東,和李主任隔一家,已經是單於鄉最東頭了。前後的園子倒是不小,土坯房,低矮的門楣幾乎壓到人頭頂。園裏堆著玉米垛,還有一些雜糧,園子很幹淨。

一進院門,高盛就喊:“劉忻她媽,新來的劉書 記來看你們了,在家沒?”

很快,門開了,一個憔悴的女人呆呆的守在門邊,黑色長褲,白的確良襯衫,腳上是一雙手工製作的千層底布鞋。女人身後的劉忻探出半個頭,好奇的打量著來人,更多的是盯著中間那個大男孩。

看女人木木的沒有反應,裴文華說道:“劉忻她媽,這位是新來的劉書 記,來看看你們家的生活情況。”

女人一驚,惶惶的讓開門口,手足無措的說:“劉,劉書記,咋能勞駕您呢,這小門小戶的,可是太寒酸了!實在是---”

劉楓一笑:“大嫂,我就是來看看,您這小院子拾掇的真幹淨啊,難得,難得!”

的確,看過了鄉政府大院裏亂七八糟的,讓人心裏犯堵。倒是眼前的小院,收拾的利利索索,就連角落的柴火垛都板板整整的,沒有雜七雜八的柴草四處亂飛。房前屋後更是幹幹淨淨,沒有一點垃圾雜物。

踩著三級台階進屋,小廚房裏土坯的鍋台幹幹淨淨,陳舊的碗架子擦得清清爽爽,牆壁沒有刷白灰,就是黃土的顏色。

棚頂整整齊齊的葦笣沒有一掛灰塵,堂屋棚頂糊了一層報紙,已經有一點泛黃,這大概是這個家庭最奢侈的裝潢了!炕上是一鋪秫稈皮編織的炕席,炕梢一趟白茬的炕櫃,連門扇的空檔都是紙糊的。

炕櫃的上麵,整整齊齊的疊放這被褥,地上角落兩塊木板上,幾袋糧食。旁邊是酸菜缸,還有一個小壇,估計是鹹菜。

房間裏有點暗,估計是房子有一點下窖造成的,窗戶上的玻璃七拚八湊,擦得格外幹淨。其實,這間房子更應該叫做地窨子,劉楓記得小時候鬧地震那兩年,自家的園子裏就有這麼一間地窨子,冬暖夏涼。

當時玩心重,感覺住的很好玩,總是和哥哥姐姐們搶地窨子的居住權,現在想起來,還是很溫馨。

劉楓見炕頭一個泥盆,上麵蓋著秫稈編製的蓋簾,掀起來一看,是玉米麵:“大嫂,這是要貼大餅子嗎?正好,我們還沒吃東西,就在您這裏打擾一頓,行不?”

女人一呆,高盛三人更是一愣,飛快的交換一下眼神,女人期期艾艾說道:“這,這可咋整,我家,實在,沒啥!”

劉楓哈哈一笑:“大嫂,我看大餅子就蠻好的,現在燕京城吃玉米麵可是上講。您也不用整別的,就來大餅子,土豆醬,要是有點醬鹹菜就更好了。”

高盛也是爽快人,大聲說道:“那就麻煩劉忻媽媽了,你放心,回頭招待費還是會給的。劉書 記,你們先在這等等,我去告訴李主任一聲,省得她白忙活。”

劉楓三人也不客氣,把堂屋的一張炕桌搬到院裏,沒有凳子,就找來幾塊土坯,坐在身下。女人沒有辦法,對於這樣沒臉沒皮的幹部,還真的是第一次見到,隻好老老實實地開始燒火做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