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天,沈佳曼再次去了大同寺廟,找到了昨天的那個老僧,開始聽他講第二個故事。
「一個佛陀在旅途中,碰到一個不喜歡他的人。連續好幾天,好長一段路,那人用盡各種方法汙蔑他。
最後,佛陀轉身問那人:“若有人送你一份禮物,但你拒絕接受,那麼這份禮物屬於誰呢?”
那人回答:“屬於原本送禮的那個人。”
佛陀笑著說:“沒錯。若我不接受你的謾罵,那你就是在罵自己。”」
第二個故事很短,但是寓意卻十分深刻,僧者問她:“佛陀說完那句話以後,你知道那個人說什麼了嗎?”
沈佳曼搖搖頭。
“那個人什麼也沒說,他摸摸鼻子走了……”
僧者作最後的總結:“隻要心靈健康,別人怎麼想都影響不了我們。若我們一味地在乎別人的想法或說法,就會失去自主權。”
自主權……
沈佳曼若有所思,她站在寺廟的菩提樹下,理解著大師總結的內容,大師是想告訴她,隻要人心裏沒有犯錯的念頭,那麼就不要作繭自縛,應該拿出坦誠的態度,不去在乎別人怎麼想怎麼說,把自動權緊緊握在自己手中……
明天就是最後一天了,她開始期待,大師最後的一個故事,又會給她帶來怎樣的震撼和領悟。
晚上慕遠辰再次打電話來,這次沒有開門見山詢問她有沒有想他,而是真的換了台詞——
“今天是不是又去聽老和尚講故事了?”
沈佳曼不滿的訓斥:“什麼老和尚,應該尊稱他大師,你這樣小心佛祖懲罰你。”
“呀,我真是越來越後悔讓你去什麼印度了,我看你已經完全走火入魔了。”
“說的什麼呀,我確實聽大師講故事了,隻是沒有走火入魔,大師的故事讓我心裏明亮了很多。”
“真的嗎?”慕遠辰迫切的問。
“恩。”
“太好了,那趕緊訂機票回來吧!”
“……”真是無語。她揉了揉額頭:“不行,我故事還沒聽完呢。”
“什麼故事要每天都去聽?你想聽的話回來我說給你聽,我保證比那些老和尚說的更令你滿意。”
“算了吧,給你十年的時間,你也修煉不到大師的功底。”
“喂,你怎麼回事,我可是你要結婚的人,你這樣助他人威風,滅自己老公誌氣,佛祖不會原諒你的!”
“佛祖不會不原諒講真話的人。”
慕遠辰氣壞了:“我警告你啊,明天不許再跟那些老和尚打交道了,他們這是在給你洗腦,教你怎麼跟我頂嘴呢。”
“我願意被洗,以後要是有機會,希望你也能來洗一下。”
嘟嘟……沈佳曼又把電話給掛了。
慕遠辰徹底抓狂了,俗話說再一再二不再三,竟然連續三天掛他聽話,這口氣實在咽不下去了,他當即決定,從明天開始不打電話了,要讓沈佳曼嚐嚐被冷落的滋味。
真是寵的無法無天了,還沒結婚就這麼無視他,結了婚還了得?嗯?還了得!
慕遠辰躺在床上,臉都綠了。
第三天,沈佳曼見到僧者,他微笑著說:“姑娘,今天是最後一個故事了,希望佛祖可以幫到你。”
“謝謝……”她雙手合十。
「有一個人在擁擠的車潮中開著車緩緩前進,在等紅燈的時候,一個衣衫襤褸的小男孩敲著車窗問他要不要買花。他剛剛遞出去五元錢綠燈就亮了,後麵的人正猛按喇叭催著。因此他粗暴地對正要問他要買什麼顏色花的男孩說:“什麼顏色都可以,你隻要快一點就行了。”那男孩十分禮貌地說:“謝謝你,先生。”
在開了一小段路後,他有些良心不安,他粗暴無禮的態度,卻得到對方如此有禮的回應。於是他把車停在路邊,回頭走向孩子表示歉意,並且又再給了五元錢,要他自己買一束花送給喜歡的人。這個孩子笑了笑並道謝接受了。
當他回去發動車子時,發現車子出故障了,一動也動不了,在一陣忙亂之後,他決定步行找拖車幫忙。正在思索時,一輛拖車竟然已經迎麵駛來,他大為驚訝。司機笑著對他說:有一個小孩給了我十元錢,要我開過來幫你,並且還寫了一張紙條。他打開一看,上麵寫著:“這代表一束花。」
最後一個故事結束了,沈佳曼睜開眼的瞬間,彈指三天,卻像是經過了三年,她仿佛走了很久的路,在路上,她聽到了有可能三十年也聽不到的淨化心靈的故事。
僧者望著她的眼睛,明確告訴她:“立即表達心中的想法,勇於認錯才是真正的勇者。你的一份善意往往能立即得到回報,而內心的釋懷正是最好的報答。”
她起身向僧者行了一個大禮,感激的說:“大師,非常感謝你,我知道該怎麼做了。”
“不謝,是佛祖的功勞。”
那天走時,沈佳曼捐了不少香火錢,無論是大師本人,還是存活於人們心中的神明,她都該有一顆感恩的心,感謝在她最彷徨無助時,那三個雖短卻能影響她一生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