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心病盡去人長辭(2 / 2)

王世貞聽得李秘表態,也滿意地笑了笑,朝李秘擺了擺手道:“好了,好處也收了,你便回去吧,老夫都快錯過午睡了。”

李秘也笑了笑,站起來朝王世貞告辭道:“即使如此,小子先行告退了。”

王世貞也能感受到李秘那真誠的笑意,不過此時又朝李秘道:“別浪費這柄寶劍,捕快並非長久之計,你去考個武舉人吧。”

王世貞如此一說,李秘也是詫異,畢竟王弘誨和張孫繩早有提點,如今王世貞也是這般說,這些老古董難道都看得這般清楚,自己考武舉人才是真正的出路?

眼下已經是萬曆中後,遼東局勢也漸漸緊迫,往後又是明末的紛亂,那便是武將的出頭之日,想來這些朝臣也是高瞻遠矚,無遠慮也必有近憂,這才勸李秘順勢而為。

然而李秘也非常清楚,自己絕不是打仗的料,更不可能領兵出征,即便是考取武舉人,也是為了更好地往刑名司獄的方向走。

李秘已經堅定了自己的信心,他也看清楚了自己的優劣所在,在李秘看來,外敵固然可怕,可有句話說,千裏之堤潰於蟻穴,內部的害蟲反而更需要注意。

對於王世貞的建議,李秘也是唯唯應承下來,又道了謝,這才離開了王世貞的住處。

回到之後,他才有空抽出那柄劍來。

這劍也果真不適合書生佩戴,一些個書生其實也喜歡佩劍,故作風流,不過都是一些細長的秀劍。

然而這柄寶劍卻是吳越風格的大劍,也就是重在劈砍的闊口劍,戚繼光因地製宜,將古鐵錨沉重堅韌的材質特性,利用發揮到了極致,賦予了這柄寶劍最大的能力!

不過這樣也好,李秘又不懂劍法,刀法卻已經小有心得,這柄闊口劍,當成直刀來使喚,也是非常趁手的。

再者說了,李秘修煉的本來就是戚家刀法,無論是戰刀還是寶劍,都出自於戚繼光之手,與戚家刀法最是契合,李秘握住刀柄,便生出一股莫名的親近感來。

與王世貞冰釋前嫌之後,李秘也是心情愉悅,如此過了一夜,也是無話可說。

到了第二日,李秘便裝束整齊,橫插戰刀,背著寶劍,便要跟著大部隊繼續上路。

他倒是想低調,可這戰刀寶劍都非常沉重,他總不能交給秋冬丫頭來背負,今次都是南京六部的官員,貴不可言,他這麼個小捕快,連馬匹都沒有,這樣的寶物也不可能丟在大車裏,便隻好自己背著了。

可當今日的氣氛卻有些古怪,李秘到場之後,發現人馬整齊,可張孫繩和王弘誨等人卻遲遲不來,便是平日裏最愛出風頭的王士肅,都沒有過來!

隊伍已經集結,主官卻沒有到場,這大大幾百上千人,便要聒噪起來,菜市場一般喧囂。

李秘想了想,便帶著秋冬丫頭,走回到行衙來看個究竟。

然而這才剛剛走到門口,便聽到了隱隱約約的哭聲,往裏頭一看,張孫繩等人一個個麵容沉重,一臉的悲痛與惋惜!

李秘心頭湧起一股不祥的預感來,快步上前,朝張孫繩道:“出了甚麼事?”

張孫繩輕歎一聲,朝李秘答道。

“王司馬昨夜裏已經走了……”

“走了?”李秘心頭頓時一緊,再看張孫繩的表情,也明白這個走了,便是徹底走了,再回不來了,心頭也是難受。

王世貞已經是風中殘燭,雙眼也已經失明,加上盛名所累,常年抑鬱,求脫不得,昨夜李秘解開了他的心結,王世貞一吐為快,看淡了生死,於是便得了超脫。

“王大人走得很安詳,夜裏睡下之後,便一直這般睡下去,臉上還帶著笑容,沒受甚麼苦……”

古人平均壽命都非常短,所以才有人生七十古來稀的說法,六十多歲也算是壽終正寢,並無怨歎可言了。

尤其是在官場上,大明中後期官場打滾的,能得個善終善了,已經是僥天之幸了。

李秘心中也有些說不出的感歎與悲傷,雖然他不是第一天認識王世貞,但仿佛昨天,才真正認識那個最真實的王世貞。

隻是這才剛剛認識,這位老人便這麼走了,又讓人如何不哀傷?

張孫繩和王弘誨等人短短商議了兩句,而後朝李秘道:“你出去告知一聲,咱們停兩天再走,多少要把元美的事情給料理妥善才好……”

李秘也沒多想,便要出去傳令,然而此時,王士肅卻提著一柄環首大刀,從外頭狂奔而來,滿臉淚痕,雙眸血紅,衝著李秘揮刀便砍!

“我要殺了你這狗賊,我要給父親大人報仇雪恨!”

眾人也是大驚失色,而李秘很快就想到了緣由,隻怕王士肅以為李秘圖謀寶劍,害死他爹王世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