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八章 危急入宮惹爭執(1 / 2)

雖然時光如箭,眨眼四五年已經過去,但乾清宮仍舊沒有修繕妥當,朱翊鈞便一直住在啟祥宮中。

翊坤宮其實早已修好,但鄭貴妃如何都不願搬回去,加上朱翊鈞身子狀況出了問題,她便以此為由,強留在了啟祥宮。

照著宮廷規矩,皇帝和嬪妃是要分開住的,以免皇帝耽於女色,而誤了國事,想要寵幸那個嬪妃,也都是不能一起過夜,除非皇帝特別要求,但這種要求會被記錄在內宮起居注上,往後若是國家治理不好,就會留下荒淫誤國的黑曆史了。

鄭貴妃可不管這些,在她看來,隻要整日裏黏著朱翊鈞,主動權就永遠掌控在她的手裏!

正如今時今日的境況,若不是她住進了啟祥宮,福王又如何能鋌而走險,發動宮變?

她與朱翊鈞是有著真情實意的,若非迫不得已,實在不願走到這一步。

適才也跟朱翊鈞爭執過,軟硬兼施,求之以誠,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威逼恐嚇,無所不用。

朱翊鈞並沒有太過驚慌,更沒有發怒,或許他一直在培養福王的野心和膽量,如今福王終於走到了這一步,他反倒沒有了意料之中那般激烈的情緒反應。

或許這些也都隻是表麵功夫,他的內心其實早已波瀾洶湧,畢竟自己的兒子要奪宮,自己還沒死,江山就被兒子搶去,這是誰都接受不了的。

他培養福王的野心,是想讓福王去跟太子朱常洛爭儲君之位,可不是為了讓他來爭搶皇帝龍座的!

也好在有陸家茅護著,鄭貴妃母子到底也沒有要殺他的意思,朱翊鈞才這般的鎮定。

隻是外頭已經被包圍起來,相處多年,朱翊鈞對鄭貴妃實在太過了解,隨著時間的推移,局勢會愈發不可收拾,以鄭貴妃的心性,為了這個兒子能當皇帝,隻怕很快就會耗盡他們二人之間的情分。

自己若是不答應遜位,隻怕下場隻有死了!

雖然朱翊鈞表麵平靜,內心其實早已懊悔難當,若不是自己趕走了李秘,福王又如何能得此機會?

回想李秘雷厲風行,將都察院當成一並刮骨療毒的利刃,滌蕩朝堂陰晦,一掃往日之低迷,朝堂風氣煥然一新,簡直就是一劑救病強心的良藥。

然而到底是因為自己對李秘的猜忌,趕走了李秘,朱翊鈞才會落得如此地步,他又如何不懊惱?

他本以為鄭貴妃會念及二人間的感情,雖然幫著朱常洵,但絕不會如此過分,可如今事實已經證明,鄭貴妃愛這個兒子,已經勝過愛他這個皇帝了。

這是朱翊鈞如何都無法容忍的,鄭貴妃的背叛,讓他更加懊惱於自己對李秘的不信任。

李秘掏心掏肺,忠耿到犯顏強諫,可自己卻仍舊不信李秘,而對鄭貴妃投入了所有的信任,最後卻落得這樣的結果。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鄭貴妃母子的背叛,使得李秘的忠誠顯得那般的彌足珍貴。

可如今,一切都晚了。

他聽說李秘騎龍而來,化解了東華門的一場暴亂,心裏確實不太舒服,畢竟龍乃是皇家的象征,李秘騎龍而來,具體是甚麼場麵,朱翊鈞不得而知,但消息這般傳出來,對皇家的尊威到底是有損傷的。

可他卻已經不再因此而煩惱,若有機會,他必然會找個台階,把李秘召回來,隻是一切似乎都有些晚了。

鄭貴妃掌控著內宮的消息,無論是選擇時機,還是人員安排,都堪稱完美,這是一場無懈可擊的宮變!

讓朱翊鈞感到失望的是,他並沒有見到田義和王安。

這些都是他身邊的老人,尤其是田義,二十幾年的交情,已經不是主仆君臣那麼簡單的關係。

可眼下卻不見田義蹤影,解釋也隻有一個,怕是田義也已經歸順了鄭貴妃!

朱翊鈞的身子本就不好,如今仿佛又陷入了眾叛親離的絕境,他表麵再如何平靜,心裏不也跟刀割劍絞一般無二麼?

與其說他是平靜,不如說是失望,乃至絕望到無法言語了吧。

而正當此時,啟祥宮外傳來了騷亂,朱翊鈞的雙眸陡然亮起來,可騷亂很快又平複,他的眸光又黯淡了下來。

他知道,趕走了李秘,田義王安也都離開了,再也沒人來救他了。

回想李秘對自己一再救助,他的心情就更加的懊悔,這樣的忠臣,自己都不信任,危難之時,還有誰回來救他?

朱翊鈞這一輩子都沒有妥協過,張居正把持朝政十幾年,最後還不是讓他朱翊鈞給趕下台了不是?

為了朱常洵,他與這些大臣爭了十幾年,又何嚐認輸過?

然而這一次,他已經絕望,因為他這些年不認輸,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鄭貴妃的支持,部分原因也是為了鄭貴妃,而與大臣爭執十幾年,同樣因為朱常洵是他和鄭貴妃的兒子。

可惜啊,鄭貴妃已經背叛了他,他再也沒有值得依賴的人,不投降不認輸又能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