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北疆不寧(1 / 2)

卻說楊廣上次討伐高句麗歸來,順道打敗了東.突厥後,突利可汗便主動修繕與大隋的關係。

後來隋軍征伐吐穀渾的時候,又打敗了沙陀國,讓突利看到了統一草原的機會,便臨時與大隋摒棄了往日的仇怨,重歸就好。

但是他想統一突厥,建立一個完整的突厥汗國,還有一個後顧之憂,那就是渤遼以西剛剛崛起的契丹部落。

於是,突利遣使秘密向楊廣進貢,締結盟約,準備一起剿滅契丹。

因為契丹人經常襲擾柳城郡,北平往羅藝又把柳城郡當成自己北方抵擋契丹的屏障,每次契丹南侵,他都不管不問。

久而久之,這柳城郡明明是大隋的土地,卻因為羅藝的小王國從中作梗,竟然成了一塊姥姥不疼舅舅不愛的飛地。

柳城郡的百姓,因此常年受契丹劫掠之苦。

楊廣想要成為千古一帝,自然不樂意看到自己的百姓受欺負。

雖然他逼迫百姓修建都城、開掘大運河的時候,也沒把這些人當人看,但他是皇帝,想怎麼玩都可以,可外人卻不行。

因此,在突利的使者表達出想要消滅契丹的意圖之時,楊廣任命韋雲起為將,準備和突厥一起,明麵上聯盟攻打剛剛建立的渤遼國,實際卻準備偷襲掃平契丹。

可沒想到,渤遼女王高蘭貞很快掌控了國內局勢,並且派出兵馬大元帥連兒心善,率領精兵五萬討伐契丹,連戰連捷,最終打得契丹俯首稱臣,完全並入了渤遼國。

吞並契丹之後,渤遼的國力大增,相較於全勝時期的高句麗,有過之而無不及。

再想靠大隋和突厥的幾萬聯軍打敗他們,無異於癡人說夢。

相反的,高蘭貞派出十萬大軍,屯駐西遼河上遊,往西可以牽製東.突厥,南下可以攻打大隋,甚至還能吞並霫族和庫莫奚這兩個不下於契丹的族群,繼續增強實力。

如此一來,處於農民起義頻發敏感時期的大隋,竟然進入了一個十分尷尬的境地。不但無法掃平契丹,還得往北方增兵,防止渤遼南下。

而且一旦放鬆了警惕,渤遼就會吞並霫族和庫莫奚,到那時候,會更加的危險。

東.突厥也指望不上。

如果突利還想統一草原,就不能跟渤遼展開曠日持久的大戰,而是需要想方設法的穩住這個勁敵。

看完奏章,楊廣氣得暴跳如雷,稀裏嘩啦的一通亂砸,把禦書房裏很多原本他非常喜歡的東西,都砸了個稀巴爛。

“該死!該死!該死!”

一時之間,楊廣突然有種四麵楚歌的感覺,真的不知道該怎麼好了。

實在想不出什麼好辦法,於是把 裴矩召進了宮中,給他看了奏章的內容之後,楊廣問道:“朕準備把劉文派到燕地,鎮守各方宵小,卿以為如何?”

裴矩一聽,心說不好。

如果宋王離開了關中,到北疆鎮守,那和發配又有什麼兩樣?他長期參與不到中原的紛爭,還怎麼爭奪天下?

閃過這個念頭,裴矩快速的編造了一個借口。

“皇上,宋王可是一步活棋啊!隻要有他坐鎮關中,各方宵小想要作亂,都得先考慮一下,自己是不是宋王的對手。可以說,他雖然居於一地,卻起到了震懾死黨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