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所見略同(1 / 2)

長孫無忌聞言大吃一驚,急忙出聲阻止。

劉文道:“如今叛軍已經被逼到了絕路,隻要一鼓作氣,就能將他們消滅,可如果給他們喘息之機的話,肯定會死灰複燃!”

“可是宋王,如今我們隻剩萬餘人馬,根本打不下郿縣那樣的堅城啊。不如先回大興,補足兵馬再……”

“來不及了!”劉文打斷道:“等我們一來一回的時間,他們早就贏得了喘息的機會。而且從大興調兵的話,萬一又有人趁著京師空虛造反怎麼辦?”

長孫無忌見劉文態度堅決,怎麼勸都不管用,隻能歎息一聲,覺得劉文是被接二連三的勝利衝昏頭了。

歎息之餘,心說:吃一塹長一智,讓他付出點代價也好。

第二天,劉文緊追叛軍的腳步來到郿縣,在城離城十裏的地方,依渭水下寨,到了之後,他和長孫無忌勘察地形。

見自己所在的地方位於渭水上遊,郿縣的位置在下遊。

而且這裏距離京師已經不遠了。

劉文腦中靈光一閃,說道:“輔機,我有個不成熟的小想法,或許能給郿縣的反賊,造成一點慌亂,你聽聽可行不可行。”

長孫無忌見劉文看著渭水這麼久,又不斷往城池那邊看,大體猜到了劉文心中的主意,於是笑道:“宋王您先別說,讓我猜猜。”

“哦?”劉文笑了,也想看看長孫無忌有多麼厲害,能不能猜到自己的想法,饒有興趣道:“那你說吧。”

“宋王您是不是想放出風聲,讓城裏的反賊知道,您想從大興征調兵馬民夫,截斷渭河水,引水衝垮郿縣縣城……”

劉文聽後大笑:“看來我這種小伎倆,在真正的智者麵前不得不提了。”

“宋王謙虛了,其實屬下之所以這麼說,也是產生了同樣的念頭。”

長孫無忌說這話的同時,看著劉文滿臉自然的神色,心中暗讚:如果是楊堅、楊廣這樣的君主,知道一個人猜透了自己的想法,肯定會心生防備。哪怕李世民那小子,也見不得有人比自己聰明。倒是這宋王,心境不是一般的寬廣啊!

劉文和長孫無忌都知道,這個傳言到底能起多大的作用,還很難說。

不過又不是真截斷河流,隻是裝裝樣子,試一試也沒什麼損失。

因此回到營寨後,劉文就派出斥候哨探考察地形,又親自寫了一封手書,派心腹送往大興,請求太子楊昭配合。

楊昭是個聰明人,知道京中也有向海明的信眾,見了劉文的書信之後,立時就明白該怎麼做。

第二天,假模假樣的進宮向蕭後請示,回到東宮就著急屬官,準備配合劉文,征調兵吏民夫截斷渭河,水淹郿縣。

眾多屬官急忙勸止。

“殿下,不可以呀!真要做出那樣的事,恐怕難逃天下悠悠眾口啊。”

“是啊,反賊雖然該死,但城中的普通百姓卻是無辜的,怎麼能讓他們陪著反賊玉石俱焚?”

“宋王如此草菅人命,殿下應該阻止他才是!”

“郿縣可是安仁宮所在,這次引渭河水淹城,安仁宮肯定不能幸免。宋王讓太子這麼做,其心叵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