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映登曾經幫助李世民算計過玉鸞郡主。
秦瓊、單雄信、程咬金和劉文的關係最為緊密,雖然為了大局,此事從來都沒提過,但是已經對謝映登有所疏遠。
王伯當一直對李密推崇備至,想要把他拉上一同造反,卻被徐茂公以各種理由拒絕了。
其他眾人,也各有自己的小心思。
可以說,他們推舉一個沒有頭腦的莽漢程咬金當頭,也是各方麵臨時妥協的結果。
等全麵了解了瓦崗的情況之後,楊廣對這個人心不齊的勢力,根本沒有任何的擔憂,因此在裴蘊提起勸降之事,冷靜的一想,立時明白他的意圖。
楊廣仍舊不動聲色的問道:“那你覺得,誰去勸降最好呢?”
裴蘊聽後心中一喜。
他心中覺得,無論誰勸降成功,之後肯定會被楊廣猜忌和忌憚。
楊林和劉文,一個是皇上的親叔叔,一個是皇上的大女婿,都是皇親國戚,這樣的人,裴蘊可不敢輕易給他們下絆子。
於是說道:“皇上,昌平王邱瑞為了秦瓊,曾經提議您以武舉選拔人才,為秦瓊大開方便之門。可想而知,秦瓊對這位姨夫,肯定會非常尊重……”
不等裴蘊把話說完,楊廣的臉色已經變得異常難看。
裴蘊這才想起來,在好大喜功的楊廣麵前,今年的武舉絕對是個巨大的禁忌,不能再提。
可裴蘊剛剛隻為能夠搬到邱瑞而高興,卻忘了這一茬,等想起來的時候,已經晚了。
不等裴蘊開口,楊廣語氣冰冷的問道:“是誰告訴你,這武舉是邱瑞為了秦瓊,才大開方便之門的?”
裴蘊一聽不好,趕緊磕頭認錯:“皇上恕罪,臣隻因為聽了一些謠傳,因為知道秦瓊的事太過氣氛,所以才會一時語失。”
“聽到一些謠傳?誰傳的?”楊廣說著,麵色冰冷的報出幾個人名,頓時讓裴蘊豆大的汗珠淌了下來。
這幾個人,正是裴蘊小團體的核心人物。
他隻以為自己做的隱秘,沒想到楊廣全知道了。
“是他們嗎?”楊廣又問了一聲。
裴蘊嚇得一顫,急忙磕頭認罪。
楊廣沒有多說,直接讓人擬旨,將裴蘊揭發的幾個人,全部削職為民,永不錄用。
裴蘊一聽,臉色變得更加難看。
這明明不是自己揭發的,皇上卻讓人如此下旨,以後朝臣們怎麼看待自己?
肯定會覺得,自己為了自身利益,不惜讓支持自己的人背鍋。
從此以後,還有誰敢和自己結交?
因為這道旨意,自己徹底成了朝中的孤臣。
可這聖旨是皇上針對自己下的,裴蘊又怎麼敢阻止?
雖然朝臣們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但是旨意一下,無不拍手稱快。
而就在他們不知道楊廣是什麼心思的時候,楊廣又下了一道聖旨,詔令蒲山公李密為監軍總管,前往東郡督促討伐瓦崗反賊事宜。
這道旨意,讓很多大臣莫名其妙,甚至有人根本不知道李密到底是誰。
隻有李密有苦自知。
人家瓦崗起義,根本不帶自己玩兒。如今這監軍,又是個沒有實權不討好的活。眼前的情況,真是勝亦憂、敗亦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