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陰似箭,五天的時間轉眼即過。
一場由小輩們發起,卻牽動朝野上下的騎兵之戰,馬上便要在三河馬場如約進行。
這日,天公也作美,天高雲淡,視野廣闊,正是觀戰的好日子。
在大人物們到來之前,牧奴早搭建好了觀戰台,將原有麵積擴建了近一倍。而作為‘戰場’的馴馬場地麵,也經過了處理,圈出塊長三百餘丈,寬近百丈的場地。
到正午時分,率先入駐廚子也帶著家夥走到戶外,開始宰羊生火,讓香味在很快彌漫到整個馬場中,而馬師學徒們也已經將準備好的酒水點心,一盤盤端到觀戰台上。
這個時候,陸續有武將抵達。
先來的是“北軍”將領,跪坐在威武的馬車上,按著佩刀,帶著護衛。但廄令大人剛上去迎接,又有幾位內朝的“郎官”,並排騎著戰馬,帶著成群的護衛,浩浩蕩蕩而來。
僅僅半個時辰之後,就有二十多位重將抵達。
廄令大人再也沒有了東北老大爺的悠閑,跑前跑後的接待這些朝中重將,麵對名聲在外的老將還好,畢竟都有所耳聞,但免不了有些不曾聽過名諱的,總要試探上幾句,分析來者的派係,屬於魏其侯陣營的就安排到右側觀戰台,追隨與太尉田蚡的外戚勢力,就引到左側。
很快,灌夫也帶著他的悍匪護衛來了。
作為今天這場騎戰的推動者,老土匪意氣風發,儼然以主人翁的姿態自居。平日裏惡名遠揚,今日卻格外爽朗,與魏其侯陣營的所有武將攀談閑聊,唯獨不給左側觀戰台中的武將們好臉色。
不久之後,魏其侯與飛將軍李廣也到了。也不知是否巧合,武安侯和廣平侯也在隨後到場。兩個陣營的將領們紛紛從左右兩側的觀戰台中起身,迎候兩位重量級人物。等到魏其侯與太尉田蚡也在各自的觀戰台中落座,總共三十多位重將已經全部到齊。
右側觀戰台這邊,灌夫因為主人翁的身份,坐在魏其侯左手邊位置,儼然與中郎將曹襄待遇相同。這讓灌夫頗為自得,大聲向諸位將領介紹三河馬場的情況,時不時還說幾個黃色小笑話活躍氣氛,讓右側觀戰台中不時傳出豪邁的笑聲。
相比起來,左側觀戰台就顯得安靜了許多。
武安侯為人內斂,不苟言笑,觀戰台中再坐的其他人當然也不敢大聲喧嘩,隻與鄰座的有人小聲攀談,而話題也無非是軍中朝堂的情況,直到有人說起今日的騎戰。
“此戰我方必勝,老夫已令府中設宴,今夜當與諸位共賀。”廣平侯信心十足,馬上引起本方陣營將領們的附和,氣氛一下高漲起來,不像之前那般沉悶。
“沒事總拉著張臉,跟家裏死了人一樣。”灌夫看了眼左側觀戰台中的田蚡,低聲咒罵,然後朝再坐的武將們說:“等今天事情結束,一定要找天師做法,去去晦氣。”
這灌夫嘴毒,往日裏互相吵架,讓人恨得牙根癢癢,可一旦團結起來對付別人,大家卻又覺得解氣,於是紛紛哄笑,竟然還有人應承此事,要為灌夫引薦道門天師。
“少說兩句,畢竟是當朝太尉,讓人聽見便是不敬上官。”魏其侯看了看眾人,然後說:“今日前來,本就落人話柄,最好不好再生事端,隻談約戰一事。”
“對,今天隻談騎戰。”灌夫更加來勁,朝站在旁邊伺候的廄令說:“老張啊,怎麼隻看到你在這照應,趙家小子跑哪去了,還不趕快讓他過來,說說準備的如何了?”
聽到這話,坐在魏其侯右側的平陽侯曹襄,吃著點心的同時斜著眼睛朝灌夫說:“這次的事雖然鬧得滿城風雨,人人都知道啟明為果兒助陣,但還是盡量別讓他拋頭露麵為好。”
“對,別讓他來了吧。”李廣看了看左側觀戰台,然後也出言向灌夫勸道:“不要為啟明樹敵,他誌不在軍政之上,此次也純粹是受果兒之托。”
聽到這話,其他武將們也都覺得有理,畢竟,就算對趙啟明這個晚輩“胸無大誌”有所不滿,可作為長輩也難免有袒護之心,於是紛紛出言相勸。
這無疑讓灌夫很有麵子。
要是平時,大家就算要表態,也絕對不會朝他來說,而今天的他作為主人翁,又是趙啟明的直係上司,在場眾人都要給他些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