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陽西下,東鄉亭熱鬧了起來。
已經完成了擴建的瓷器作坊規模巨大,在裏麵工作的匠人們也增加了不少,每到瓷器作坊的下班時間,那壯觀的場麵和趙啟明以前的學校放假沒什麼兩樣。
這些工匠裏有西鄉亭的青壯,也有東鄉亭的本地人。
結束了勞作之後,住在外村的工匠們都要先在東鄉亭吃飯然後才會回家。而東鄉亭的工匠們雖然可以回家吃飯,但年輕人手裏有了閑錢就總想著花出去,每天下班之後跟工友們吃喝玩樂聯絡感情,回去還總要再買點零食帶給家中老小。
“瓷器作坊有這麼多人?”劉陵翁主有些難以相信。
坐在她和趙啟明附近的這些年輕人,聊得最多的就是瓷器。甚至還有些人是學徒請師傅喝酒,趁著聯絡感情的機會多問些工藝上的訣竅,顯然就是瓷器作坊的人。
“這還不是全部。”趙啟明吃著豬頭肉:“雖然已經是大多數了,但還是有些人放工之後就回家了,也有人留在瓷器作坊繼續加班,要是把這些人算上就會更多。”
“那瓷器作坊到底有多少人?”
“五百多人吧。”
“五百多人?”
趙啟明點頭。
其實瓷器作坊以前也沒有這麼多人,隻是經過了擴建之後,才有了五百多人的規模。而這些人早就不再局限於東鄉亭和西鄉亭的青壯,其中還包括了其他村子的人。
劉陵翁主問:“隻是個作坊而已,為何要這麼多的工匠?”
趙啟明無奈:“瓷器的市場很大,這裏的作坊要持續生產,才能滿足市場。”
劉陵翁主看著趙啟明,忽然間想起了什麼,露出原來如此的表情,然後說:“瓷器的工藝隻有東鄉侯才有,要滿足長安和各郡國的需求,這的確不是容易的事。”
趙啟明點了點頭。
“妾身還聽說,東鄉侯正是用這些瓷器換回來了千裏馬?”劉陵翁主似乎對這個問題很感興趣:“很多貴族公卿都在說那些良種馬,但似乎並沒多人真正見過。”
“不錯,千裏馬的事情還在保密,沒有過多的曝光。”
“的確。”劉陵翁主輕笑:“畢竟是良種馬,牽到馬市怎麼也能值百金,而東鄉侯居然弄回來了這麼多,其價值實在不可估量,即便是朝中也要謹慎處理。”
“朝廷重視馬政,即便不是千裏馬,也不會有所輕視。”趙啟明說著,發現周圍的食客中有人正看著他,便朝劉陵問道:“翁主真的不嚐下這豬頭肉?”
劉陵翁主笑著搖頭。
趙啟明有些遺憾。
他很喜歡讓好看的姑娘吃肮髒的東西,就像引誘靜安公主吃豬大腸。不過劉陵翁主不是靜安公主,他也不能強求:“既然這樣,我們還是走了,有人認出我了。”
劉陵翁主看了眼那些食客,然後朝趙啟明點頭,站了起來。
趙啟明帶著劉陵翁主往出走去,馬上就有食客起身向他行禮。
這些人都是瓷器作坊的老工匠,見過趙啟明很多次,自然是認識的。倒是那些新來的人,聽說這就是東鄉侯之後,趕緊起身行禮的同時,表情顯得有些緊張。
此時,酒館外的街道上也很熱鬧。
劉陵翁主看著東鄉亭的繁華,忍不住歎息:“若淮南也能如此富庶就好了。”
“淮南本就是富庶之地,翁主過謙了。”
劉陵翁主走在趙啟明旁邊,笑了笑說:“可惜淮南沒有瓷器作坊,也就沒有那些待遇豐厚的工匠,可就是有了這些人,才讓東鄉亭有這樣的繁榮。”
“翁主忘了說客商。”趙啟明說:“那些客商停留時,吃飯和住宿都在東鄉亭解決,有時還會帶上些外地的貨物,甚至資金困難的時候,還會賤賣自己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