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文從摘下幾顆李子,正打算張開嘴時,發現趙啟明正看著他,便瞪大了無辜的雙眼。
小侯爺無奈歎息:“你試毒吧。”
秦文點頭,這才將李子送進嘴裏,吃的有滋有味,還稱讚道:“味道不錯。”
趙啟明繼續看著他。
秦文想起什麼,把手裏的幾顆李子在身上蹭了蹭,然後伸向趙啟明。
公元前的果子沒有農藥,的確是可以采下就吃的。
不過同樣也是因為沒有農藥,這些果子的賣相普遍都不怎麼好,能從樹上采下來吃的都有很多的疤痕,剩下的多數都已經被蟲子糟蹋,果樹下落了滿地。
趙啟明嚐了秦文現采的李子。老實說,雖然賣相很醜陋,但味道不錯。夏末秋初的季節正是成熟的時候,充滿水分是必須的,關鍵是酸味和甜味比較平均,很是美味。
“這些果子都要拿出去賣的吧?”他邊吃邊問。
秦文繼續從樹上采下李子,回答道:“多數都是被附近的小販收走了,有些人家也自己采下來去長安城裏賣,天剛亮就要出發,等賣完了才能回來。”
“價錢怎麼樣?”
“那要看是什麼果子了。”
趙啟明好奇:“這裏除了李子之外,還有什麼果樹?”
“關中常見的都有。”秦文說:“太平寨的山地比農田多,好些人隻有很少的土地可以去耕種,指望著這山上的果樹養家,就要保證每個季節都要有果子能賣。”
趙啟明點了點頭。
秦文解釋的有道理,但並不全麵。
在趙啟明生活的那個年代,政府的扶貧項目很多都是集中種植。比如某個地方的蘋果比較出名,那全縣範圍中就隻種蘋果。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集中資源,建立起銷售渠道,有效的增加利潤。
同樣的情況在公元前是不可能發生的。
畢竟這個年代沒有方便的交通,也沒有先進的采集技術。要是有大量水果集中上市,在很短的成熟期內可能都來不及采下來。就算能夠全部采集起來,沒有方便的交通,就無法運輸到外地市場,本地的需求又相當有限,那麼水果就會很快爛掉。
基於這種情況,果農需要種植多種水果,才能降低風險。
即便是趙啟明也沒有更好的辦法。
但他覺得有豐富的水果種類也是件不錯的事情。畢竟有了這樣的果園,他每個季節都能有水果吃。甚至隨著張騫回到長安,有了更多的西域水果,他還要讓這裏的水果種類更加豐富。
“去看其他地方吧。”
“好。”秦文點頭:“李子也吃得多了,嚐下其他的水果。”
兩人繼續往前走,經過了種著李子樹的地方,忽然間視線變得豁然開朗。
這是片沒有樹木的荒山,周圍都是半人深的枯草。看上去應該是山地中突出來的部分,從這裏能看到遠處的水田,兩邊的果園也能飽覽無餘。
趙啟明迎著山風,看著山下的田園美景,忍不住讚歎:“真是不錯的墳場。”
這裏背靠青山,前方地勢平坦,還有涇河流過,是很好的風水寶地。
他覺得自己和靜安公主死後要是能埋在這裏,後世子孫肯定千秋萬代。不過鑒於他和靜安公主還很年輕,沒有突然暴斃的可能,所以墳地的事情現在倒也並不著急。
“這地方怎麼沒種果樹?”秦文走過來問。
他顯然不知道這裏是風水寶地,也沒考慮過死後埋在這裏的問題。
不過他的問題很好。
趙啟明其實來的時候就發現了,所以轉過身來,指著剛來的李子園說:“那裏的地勢比較低,這塊荒山有些高了,沒辦法把山溪的水引過來,種果樹估計很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