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四章 象觀(1 / 2)

趙啟明上小學的時候,語文課本裏麵有篇文章叫做稱象。

這篇文章講的是三國時期的吳國孫權,從國內抓了一隻大象,送給了他的好基友曹操。剛好當時的曹操不知何故,失去逐鹿中原的野心,開始對基礎物理產生了濃厚興趣,這一天心血來潮,想稱出這隻大象的重量,還召集了國內的飽學之士,請他們為自己出謀劃策。

同樣不知為何,能夠料理好天下大事的群臣,竟然對一隻大象無計可施。這個時候曹操的兒子曹衝跳了出來,還是不知為何,竟然無師自通的掌握了“阿基米德定律”,聲稱自己可以替沒事找事的曹操“稱象”。

按照“阿基米德定律”,曹衝的辦法是先用船來裝大象,刻下船體沒入水中的刻度,然後把大象牽走,再船裏裝入煤炭,直到船體沒入水中的痕跡和剛才的刻度吻合,最後再把這些煤炭的重量稱出來,就得出了大象的重量。

曹操得償所願,知道了大象的重量,滿足了自己對於基礎物理的好奇心,從此成為了我國曆史上的著名物理學先驅。當然更重要的是,曹操覺得自己兒子解決了讓群臣束手無策的難題,讓他的很有麵子,當場對自己的臣子們表示了嫌棄,同時也拿出了一輛蘭博基尼,獎勵了自己的好兒子。

曹衝是如何能知道“阿基米德定律”,沒有人知道。

值得注意的是,那時候的吳國的是有大象的。

按照當時的國界劃分,吳國的勢力範圍大部分是在長江流域,能在自己的國家捕捉到野生大象,並且當做禮物送給曹操,這就能說明當時的長江流域有大象生活。

在趙啟明那個年代,亞洲象的活動範圍已經退到了靠近東南亞的雲南邊境,想要在野外的環境看到大象,你需要去西雙版納。如果你住在長安城,想去武漢品嚐最地道的“絕味鴨脖”,可能在途中遭到野生亞洲象的襲擊。

好在趙啟明對絕味鴨脖沒興趣,想看大象的話也不用去武漢。

在李大人的帶領下,他和司馬相如來到了“象觀”的中心地帶,這裏已經可以看到很多人走動,看上去應該都是照顧大象的象師。李大人跟這些象師很熟,互相打著招呼,很快就來到了關著大象的地方。

讓趙啟明有些吃驚的是,這居然是個四麵合圍的院子。

他原以為大象應該是關在籠子裏的,但現在看來這些大象應該都住在院子裏。隻是這院子沒有太多的建築,就是四麵合圍的走廊,並且還在走廊附近開挖了很深的水溝。這讓趙啟明便意識到,這應該是為了防止大象逃跑,故意挖出來的水溝。

果然,隨著李大人停下腳步,趙啟明馬上就看到了大象。

那是在院子的角落裏,幾顆菖蒲樹下,有幾頭大象正在休息。

從趙啟明的位置看去,那些大象的體型龐大,身上披著紅色的布匹,有點類似馬鞍,同時頭上還係著顆紅球,在這樣的打扮之下,讓這些大象看上去很是漂亮。

“平時都有象師馴象,這些日子有些熱了,就盡量讓這些象多休息。”李大人站在走廊上,看著遠處的大象,心情很好的說:“小侯爺來的不是時候,不然能看到這些大象表演金雞獨立,很是有趣。”

趙啟明還真沒見過大象表演金雞獨立,至少沒在動物園裏看到過。